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柳城县纪委>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柳城县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柳城县纪委监委   作者:   发表时间:2025-10-11 16:02   分享


柳城县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5年9月30日在柳城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柳城县监察委员会主任  苏祖生


柳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柳城县监察委员会,报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请审议。

    一、工作及成效

    “蝇贪蚁腐”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贪污挪用、截留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群众感受更为真切、反映最为强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正风反腐,强调要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二十大以来,在自治区监委、市监委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支持下,全县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024年4月以来,按照国家监委、自治区监委、市监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柳城县监委紧盯县乡主战场,强化“党委主责、纪委监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进”工作体系,通过抓实抓细“四个清单”,建立完善“一商二督三报告”以及“一周一盘点、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小结”工作机制,细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持续狠抓责任落实、案件查办、问题整治、民生实事等重点,着力推动集中整治取得更大成效。2024年4月至2025年9月15日,全县共处置问题线索448件,立案294件,留置14人,处分244人,立案查处县管干部63人、全县各级“一把手”44人,挽回经济损失4958.91万元。集中整治得到中央督导组高度肯定,甘蔗产业全链条监督经验做法获中央纪检监察报头版头条报道。

    (一)扎实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小餐桌、大民生,校园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学生的身体健康,承载着无数家庭的信任。县监委将“校园餐”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校园餐”管理顽瘴痼疾,处置问题线索23件,立案10件,处分8人。狠抓“校园餐”指导意见落实,全县教育系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部分学校伙食费清退不规范不及时、食堂早晚餐耗材开支不规范等问题,推动全县35所学校开设食堂专户,实行独立核算,清退结余食堂伙食费194.38万元,惠及学生1.4万名。推动县教育局、县公安局等职能部门落实联席会议机制,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局、学生家长代表组成询价小组定期询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市场询价,2025年春学期全县学校食堂各类食材价格均比同期市场同质食材价格下降6%,节省75.8万元,全县学校食堂100%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中小学学生食堂财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34项。

    (二)扎实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县监委聚焦贪污侵占、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专项整治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共处置问题线索200件,立案127件,处分93人,严肃查处周文彬、周志、刘元东等多名领导干部违规插手乡村振兴工程项目建设谋私贪腐,以及六塘镇多名村干违规私设“小金库”、虚报活动经费套取村集体资金等一批典型案件。联合巡察开展监督检查9次,排查项目28个涉及资金3216万元,发现工程变更手续不规范、验收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11个,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申报和资金安排的统筹和审核,推动61个项目顺利实施。推动落实“四清四查五规范”工作措施,推动启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指导各乡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核资工作,纠治农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合同不规范等共性问题6个,指导全县1564个屯小组开设集体账户,7106万元集体资金得到规范管理。聚焦柳城加快打造成为全区糖料蔗全产业链示范县工作目标,创新实施“蔗里说廉”监督机制,通过下发监督任务单、安放地头监督牌、田间走访等形式,针对发现部分党员干部虚报多报甘蔗保险导致国家资金流失问题,通过对全县2021年至2023年申报的甘蔗保险数据进行大数据建模,数据碰撞,发现一批问题线索,已推动立案13件。督促多方筹措资金共计8357.07万元用于兑付2023至2024年拖欠的糖料蔗良种良法补贴。群众激动地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关怀、感恩习总书记,多亏监委监督,我家去年被拖欠的12000多元甘蔗良种补贴终于顺利到账了,这极大增加了我们种蔗的信心,我们现在的心情就像这地里的甘蔗一样甜。”

    (三)扎实开展医药耗材采购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医药领域腐败加重群众负担,损害医患关系,恶化行业风气。县监委紧盯公立医院药品、医用耗材、医疗设备等医疗物资采购环节价格虚高、利益输送等问题,共处置问题线索21件,立案14件,处分13人,推动完善相关监管制度11项,全县医德医风持续好转。规范药品挂网耗材采购,全县16家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网采率达110.18%,医用耗材网采率达100.18%。持续推进集采药品进村卫生室,对村卫生室药物使用加强监管,所有定点村卫生室均完成“两病”集采药品五个品规的调拨使用,节约“两病”(高血压、糖尿病)药品成本28万元。推动县卫健局全面实行公立医疗机构挂号“一号管三天”、多项医疗检测结果互认、取消门诊预交金等多项利民便民举措,为群众办理门诊预交金清退手续3.07万人次,清退金额170万元,监督推动县人民医院清退近年来多收的住院病人空调费68.84万元,一些就医群众表示:“没想到交的空调费还能‘回袋’,现在看病少花冤枉钱,真是太省心了!”

    (四)扎实开展涉黑涉恶“五霸”专项整治。涉黑涉恶腐败问题,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社会和谐稳定,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监委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和基层治理等方面,深化协同介入、协同核查、协同立案、协同督导,共处置问题线索11件,立案9件,处分4人。向县公安局移送涉非法采矿线索1条,推动逮捕多名非法采矿人员,对非法采矿背后存在的保护伞问题进行深挖彻查,目前已留置3人。推动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组织开展一线摸排,对1个可能存在恶势力线索苗头的团伙组织进行立案侦办。县公安机关打击网络暴力、打击未成年欺压工作获区扫黑办、公安厅扫黑办通报表扬,经验做法在全区交流分享。

    (五)扎实开展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殡葬领域腐败案件多发,不仅直接损害群众利益、败坏公序良俗和社会风气,还会掩盖不少其他领域犯罪问题。县监委聚焦殡葬行业管理制度失序、监管失灵、人员失管等问题,围绕太平间管理、遗体接运环节等方面,共处置问题线索21件,立案11件,处分12人,严肃查处县民政局原局长罗荣军违规插手县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问题。有力纠治县人民医院违规将太平间服务发包给第三方、公立医院出具《死亡证明》不规范等问题,推动全县群众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县监委主任率队督促协调县殡仪馆工程项目复工,工程量已完成77.2%,督促县民政部门提前研究制定县殡仪馆相关管理制度。

    (六)扎实开展漠视侵害困难群体利益问题整治。一些公职人员把“黑手”伸向群众的“救命钱”“养老钱”,中饱私囊、吃拿卡要,啃噬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县监委联合民政部门大力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推动民政部门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动态管理,排查发现并解决疾控保密对象和服刑人员救助不精准问题2个;排查公职人员近亲属低保对象并备案登记72人,未发现“人情保”“关系保”问题;部门联动发现并救助潜在困难群众189人,及时将8名特困失能老人收纳到县级养老院集中供养。针对拖欠环卫工人工资问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财政、人社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清欠计划,及时解决拖欠柳州市星原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环卫工人工资及社保费37万元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围绕涉老资金发放管理、养老机构服务监管、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深入整改整治,共处置问题线索9件,立案4件,处分2人。对监督中发现民政部门在老年人高龄补贴宣传审核发放工作中履职不到位、导致多发错发漏发高龄补贴问题,于3月底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县民政局组织开展系统性排查,停发死亡人员高龄补贴489人。

    (七)扎实开展涉企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不仅侵害群众利益,还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县监委强化行政执法领域监督,聚焦乱收费、乱罚款、趋利性执法、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或违规兼职取酬等问题,处置问题线索20件,共立案12件,处分7人。督促县司法局梳理现有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及依据,在柳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的公告》,启动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清理工作,排查政策性文件330余件,排查政策33条,对涉企不公平法规政策“开门清理”。在县六塘工业园区、大埔镇商会和太平镇商会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提高全县行政执法监督能力。

     (八)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方面严重影响党内风气、有损党的形象,另一方面会加重基层负担、损害群众利益,是党和人民的大敌。县监委紧盯违背群众意愿、一味追求政绩、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等问题,查处问题25个,处分35人。联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实施不科学、乱铺摊子留隐患等问题专项整治,处置问题线索13件,立案10件,处分5人,针对监督发现部分项目后期管护不当造成撂荒、欠租欠管护费等问题,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呈报专报,向分管副县长呈递廉情报告单,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发监察建议书,推动落实581.7万元用于解决部分欠租欠薪欠管护费等费用,妥善解决寨隆镇鸡楼村、六塘镇油兰村等项目土地因前期设计不合理导致缺水无法种植农作物问题。靶向治理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加强与专项机制办公室贯通协作,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中去。

    在整治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同时,全县各级监察机关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了农村水利项目建设、城镇机动车辆检测及驾驶人考试领域、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专项整治,对六塘化工园区和韦中平养殖场问题整改实行驻点监督,倒逼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督促各级各部门查找民生难点堵点32个,办成好事实事46件,驻点监督推动建成上雷至东泉公路路面提升工程,解决6万余人出行难问题;推动化解金城华庭小区、古砦乡五福居小区等不动产登记难问题900余件,完成靖西安置小区204户居民一户一表安装,解决县城回迁安置居民生活用电难问题等等,让广大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解决中切实感受到集中整治成果。

    二、经验及体会

    集中整治取得的工作成果,根本上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的结果,也得益于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推动支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对监委工作的大力支持。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监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联动体系,创新实行“一商二督三报告”工作机制,有力构建各级各部门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体现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坚持人民至上。开展集中整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于心、反复强调做好的大事。我们践行党的宗旨,深入一线多措并举找准群众急难愁盼,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通过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整治,瞄准教育医疗、惠民资金、工程项目等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想方设法为民纾困,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对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深挖彻查、深化整治,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变化、获得真实惠。

    (三)坚持严的基调。我们坚持以办案带动全局,把办案作为最有力、最深入、最震慑的监督,围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民生实事抓典型、强震慑,将“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违纪违法问题作为审查调查重点,紧盯“关键少数”、重点领域,对疑难复杂、干扰多阻力大的深化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

    (四)坚持实事求是。集中整治涉及的领域多、范围广,只有准确把握各行业领域的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综合考虑乡村、行业差异,督促指导乡镇和县直部门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和推进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成了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依法采取调查措施,严把事实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全覆盖开展案件评查,不办“凑数案”;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具体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鼓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

    (五)坚持标本兼治。我们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统筹“当下改”和“长久立”,加强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深入研判同类案件特点和案发规律,开展系统施治。强化“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督促整改单位深挖问题背后的制度盲区、管理漏洞,进一步健全内控机制、补齐短板弱项,不断规范权力运行,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三、问题及打算

    我县集中整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有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部门政治站位不够高,没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推进集中整治,仅把集中整治作为一般性、常规性工作对待,甚至敷衍应付了事。部分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抓集中整治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到位,对本系统本行业所承接专项整治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部署要求不明、思路方向不清、工作措施不力,“急起来、热起来”抓整治的力度还不够,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协同联动力度不足,组织和指导乡镇开展整治工作还不到位,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成效还不够凸显。案件深挖彻查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查处的典型案件还不多,一体推进“查改治”不够到位,系统治理成效不明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些干部人生观、价值观错位,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弱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同时,也反映出县监委践行人民至上还存在差距,对群众急难愁盼的了解掌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还存在不足。

    下一步,县监委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监委、自治区监委和柳州市监委关于开展集中整治的部署要求,按照国家监委、自治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总结暨再抓两年部署会会议精神,树牢“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导向,加强工作统筹,强力推动集中整治各项工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上再加力。持续深化柳城县集中整治“一商二督三报告”工作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坚持县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周盘点、月调度制度,不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整治工作情况;推行监委和职能部门“双专班”机制,建立牵头部门每月分别向领导小组、分管县领导汇报工作动态机制,推动职能部门积极参战,积极移送问题线索,主动谋划本行业本系统整改整治。推动落实领导包乡镇、包案、包问题整治工作机制,强化“小分队”“点对点”帮扶指导,推动固强补弱、全面提升。二是在扩大案件查办战果上再加力。组织对集中整治以来问题线索起底排查情况开展“回头看”,健全与巡察、财政、审计、信访、公安等部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督促指导乡镇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加大问题线索移送力度。通过实地督办、提级办理、异地办案、交叉办案、联动办案、滚动包案等方式,再攻坚一批12个专项整治、15件民生实事典型案件,突破一批“钉子案”、“骨头案”。实施乡案“三审”、“查审同频+审评同步+集中评查”、精品案培育三项机制,严防“凑数案”,严把质量关。三是在推动问题整改整治上再加力。找准民生痛点难点,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整治基层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持续推进“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突出问题和殡葬领域腐败乱象等6个全国性整治项目,深化医药耗材采购、涉黑涉恶“五霸”、涉企执法领域、农村水利项目建设、城镇机动车辆检测及驾驶人考试、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突出问题等6个全区性整治项目,严肃查处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督促每个职能部门结合实际查、改、治一体强力推进,加强涉案财物返还群众工作。四是在持续强化基层监督上再加力。紧紧扭住县乡主战场这个关键环节,推动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推进监察干部转作风、提能力、敢担当、善作为。优化“五个一体化”工作机制,深化片区协作,激活派驻监督力量,推动高质高效开展专项监督、重点案件查办等工作。加强乡镇监察办公室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协同联动,完善工作例会、月任务清单、联动监督制度、问题线索移送制度等机制,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农村基层监督中发挥更大作用。统筹推进“开门整治”,深化群众点题机制,适度有序有效宣传整治成效,提高群众知晓率、认同感、满意度。五是在健全常态治理机制上再加力。健全查案、整治、办实事一体推进机制,以监督与办案暴露出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导向,深挖彻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加大精品案、优质案、优秀纪检监察建议的培育和选树工作,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将集中整治同纪律教育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常态化推动,督促发案单位针对问题排查和案件查办中暴露出来的制度缺陷,建立完善一批立得住、管长远的制度机制,健全完善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监委将在国家监委、自治区监委、市监委和县委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好本次会议的审议意见,以高度政治自觉和扎实工作举措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烦心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支持和信赖。


中共柳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高新一路15号联系我们:0772-2821027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