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9-03 12:00 分享
2021年6月25日,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拉林铁路建成通车,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同时复兴号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这是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西藏山南市境内。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攻克涞源县日军据点东团堡(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京保卫战,到“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从“打破日军‘不可战胜’之说”的平型关大捷,到“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的百团大战……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为民族争取独立,为世界守卫和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正昂首迈步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上海,石库门前,游人如织。中共一大会址展厅里,一幅《时局图》的历史图片吸引了观众驻足,一个个凝重的眼神穿越时光,目睹图片里的近代中国: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侵略战争,使旧中国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梦想,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可是,一次次的奋起抗争都失败了,都始终未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今年7月8日,卢沟桥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厅里,一份文件被放大并“搬”上了展墙,旁边“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文字非常醒目。这则通电是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民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发出了战斗的号角。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此后的14年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抗战期间,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建立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1945年9月2日,在中国等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8月15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专题展览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面向公众开放。第六单元“胸怀天下 并肩作战”一件件展品令人印象深刻。
194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号召“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1945年8月,《延安总部关于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解放区救护盟军人员登记册》,记录了中共军队救护的103名盟军人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显示,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中国始终是双方激烈交战的东方主战场,伟大的中国人民不但肩负起挽救国家危亡、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而且承担了维护人类正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责任。
中国的局部抗战,1931年就已开始,是世界反法西斯的战略先驱;中国始终屹立不倒,牵制和阻击了日本的主要兵力,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战略支柱;中国的持久抗战,遏制了日本的“北进”图谋和“南进”野心,在战胜法西斯的进程中与同盟国家形成了战略配合;中国倡导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积极支持亚洲国家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基地。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动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中国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筑牢了“东方防线”。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在“胸怀天下 并肩作战”展览单元,一张中共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照片引人关注。那是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的签字仪式现场,出席会议的50个创始会员国共有153名正式代表依次在《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规约》以及筹备委员会《临时协定》上分别庄重签名。董必武和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一起出席了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首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亮相。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力量的胜利,为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二战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一道,共商成立联合国,共同制定联合国宪章,开启了各国共建和平、共谋发展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如今,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唤起了全体国人的觉醒、团结了中华儿女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磅礴伟力
近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迎来了参观热潮。屡创新高的数据、热情高涨的观众,如同水滴折射太阳光辉,展现出全社会浓烈的爱国主义之情,彰显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近代以来,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
在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普通人,在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前线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工人、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国运动;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英勇地站在时代前列,以笔代枪或投笔从戎;全国大中学生走上街头,声讨日寇罪行;各界爱国人士以不同方式参加抗日。“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正是这种全民族大觉醒,凝结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强大力量。
1939年的7月7日,朱自清在《这一天》一文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是山河的光复,更是民族精神的重塑。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唤起了全体国人的觉醒,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了磅礴伟力。自此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铸就了伟大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14亿多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裕富足、扬眉吐气,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家园上有尊严地生活着、幸福地欢笑着、激情地奋斗着,充满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拥有“平视世界”的自信自强。
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年是中共七大召开80周年。1945年4月,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时间节点上,围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
谁能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历史就会选择谁,时代就会眷顾谁,荣光就会属于谁。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今天的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抗战中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中流砥柱,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斗争精神、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必须”要求,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破浪前进。
鉴往事,知来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前进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挑战、荆棘坎坷,都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