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柳州纪检监察微信 作者:罗立洲 发表时间:2020-04-22 11:23 分享
巡察组组长罗立洲(中)带队到柳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微车间了解情况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我转岗从事巡察工作已近两年,期间经历了三个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每一次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收获,从最初的摸索到适应,再到现在的“入行”“上路”,一路走来,痛并快乐着。
第一次参与巡察工作
2019年2月,刚到巡察办报到的我接到紧急任务,接替一位因伤病退出的巡察队员继续开展巡察工作。没有接受过巡前培训,突然中途接手,我不免有些紧张。为了尽快开展工作,我只能抓紧时间“恶补”巡察业务知识。
怎么从政治高度看待党建问题?检查工程项目从何处入手……一有问题,我就虚心请教同组的“行家”。同组的队员们虽都很忙,但仍耐心地教会我很多专业知识与实用技巧。
这次我们要巡察某乡镇党委及下辖21个村级党组织,任务量很大。为获取和验证更多真实信息,除了要与镇机关党员干部座谈,更多的是要走村入户。2月正是春寒料峭时,我们一方面走访大量困难群众、弱势群体,逐一印证扶贫、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了解党员干部有没有吃拿卡要、庸懒散浮等违纪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主动到党员、村民代表家中了解情况,倾听他们的问题反映和意见建议。
巡察工作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我们每天清早就赶赴目的地开始工作,午餐午睡都在车里解决,晚上回到家脑海里还在“放电影”式地回想和梳理当天发现的问题以及思考第二天的工作安排。这样坚持了近3个月,这一轮巡察终于顺利结束,也让我迅速适应巡察工作,为下一次巡察打好了基础。
第一次参与异地交叉巡察
2019年6月,市委启动新一轮县区交叉巡察,柳城县交叉巡察的对象是鹿寨县,我被分在了项目提速专题巡察组。接到通知的第三天,市委巡察办就要求各组马上进驻鹿寨。
项目提速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组内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而被巡单位却是行家里手。“外行”巡“内行”,如果不掌握项目政策和项目业务知识,不善于从业务问题分析政治差距,将直接影响巡察效果,如何在短时间内熟悉项目政策和基本业务知识成为首要难题。
多方查阅资料、提前最大化地占有被巡单位的各种资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有效方法。但是,当时鹿寨县委巡察办只有两个人,如果仅靠他们协调收集资料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组长韦巧清连夜发动组员挖掘柳城县重大办、督查室等部门的“熟人”资源,请教他们项目建设专业知识、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事重点人重点环节,收集可供参考的共性问题资料等等,赶在进驻单位前做好了“功课”。
有了“功课”基础,再结合进驻单位后的查阅台账、巡察走访等常规动作,坚持边巡边学,一步步抽丝剥茧,我们很快发现了一些典型问题并作出反馈,助力鹿寨县项目提速提效,也为全市各县区项目巡察提供了参考。
第一次担任巡察组长
2019年10月,县委授权我任扶贫专项巡察第四组组长,负责对5个县直扶贫领域职能部门党组织开展巡察工作。接到任务后,我既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同时又满怀焦虑,一个月要巡完5个单位,可谓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压力,我决心迎难而上,如何与时间赛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团队战斗力成为我思考的重点。为此,在正式进驻前,我烧了“三把火”:
一是做好巡前谋划。充分研究分析各被巡对象的扶贫职责特点,初步梳理出每个单位的重点监督清单。
二是讲究责任分工。根据每位组员专业特长进行统筹分工,建立起个个扛担子、人人有压力的工作责任制。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严明巡察纪律要求,既要严格按照巡察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又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有礼有节。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本次巡察任务。尽管有一些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努力过、真心付出过,自己问心无愧。
在巡察的三个“第一次”期间,我和组员们并肩作战,同甘苦共患难,共同经历了很多:参加全市巡察报告质量评比喜获第一名,小林同志喜结良缘,巧组长积劳成疾住院手术,谢哥的父亲溘然长逝……作为一个团体,我们彼此分享着喜悦和欢乐,分担着痛苦和悲伤,但从来没有失望和叹息,没有畏惧和退缩,更没有停下匆忙而坚定的巡察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