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钓鱼,算下来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从一名学钓者,变成现在一名比较成熟的钓手,经历了许多钓事,“中毒”之快、之深,自己也难以说清道明。
在一个百无聊赖、心烦意燥的日子里,好友相约垂钓, 说是天晴日暖,乡野景色迷人,钓事乐趣多多,总之一番力劝。我寻思着,正反闲着无事,不如同车借道,聊解心烦,于是同往。
郊野乡塘 ,和风怡人,鸟鸣不绝;水滩岸上,青草依依,繁花点点;牛群低草,牧童嘻娱,如诗如图。置身于此,之前的不快已然消弭过半矣。
待我回过神来,友人已把垂钓准备工作打点清楚了。我坐到岸边,拿起钓竿,学着沉心静气,注目浮漂,良久不移。不久浮漂抖动,我的心也开始驿动,身体前倾,握竿颤抖,准备发力。友人见我紧张如此,曰:不急不急,这是鱼在作探,或是小鱼闹场,不必理会,待浮漂斜行或急速下沉方可扬竿。我便依计而行。
良久,浮漂瞬间沉没,我迅速扬竿,沉沉的感觉,伴着隐隐的律动。友人说钓到大鱼了!我不敢懈怠,稳稳持住鱼竿,此时鱼竿已弯成弓状——攻鱼的时候到了。我耐住狂喜之情,任由鱼儿溜来溜去。只见它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一阵深一阵浅,时而急速,时而沉缓,但就是不浮出水面。呵,一场拉锯战,一段快感体验!酣战多时,就在我即将耗尽体力的时候,大鱼终于浮头了!我一手握竿,一手操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将一条四五公斤重的大草鱼稳抄上岸。
将鱼收进鱼护,我已满头大汗,兴奋地瘫坐在草地上。之前所有的抑郁寂寥,所有的心烦意乱,此刻如同淋漓大汗,发泄于形体之外,随同习习和风,飘散远去,不复萦怀!
自此迷上钓鱼。每逢周末节假,提早准备窝料钓饵,收拾好渔具物品,早早起床,呼朋唤友,寻一处青山绿水,迎着朝阳,一路春风,一路欢歌,享受起了自由愉悦的垂钓生活。
在垂钓中,收获了许多快乐,也收获了许多的人生感悟。要想鱼儿上钩,其要害不过四个字——“投其所好”。鱼儿会在鱼饵的诱惑面前“鬼迷心窍”上钩,是它们的强烈贪欲把自己送进了鬼门关。唐代诗人李群玉有首《放鱼》诗:“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诗人从侧面为鱼儿担心,提醒鱼儿小心“香饵下”的钓钩。其实人和鱼一样,面对“投其所好”,往往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尤其身为党员干部,面对别有用心之人的“投其所好”,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香饵”面前,一定要保持应有的定力,切勿“吞钩”,否则就会栽了跟头,毁了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