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当前所在位置: 柳江区纪委>专题专栏>以案说纪说法

“大胆”伸手,终陷囹圄——融安县教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赵大亮违纪违法案例剖析

来源:柳州市纪委监委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8-03 17:21   分享

  “赵大胆被抓了!”

  当赵大亮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传出后,融安县大街小巷的群众议论纷纷,相关信息在官方微信公布后12小时内点击量过万,其曾任职乡镇的群众甚至还鸣起了鞭炮。 

  一名任职多年的科级领导干部落马,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也从侧面反映出赵大亮的违纪违法行为,在当地群众中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

  2017年9月18日,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作出终审裁定,驳回赵大亮的上诉,维持原判:以受贿罪判处赵大亮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赃款130万元依法没收,上缴国库。 

  疯狂敛财,触目惊心

  融安县是个贫困的桂北山区县。赵大亮在任职融安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个人受贿共计130万元,创下了该县之最。其受贿犯罪期间是2012年至2016年,正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的五年。直至被立案前的一个多月,即2016年中秋节前一天,其还收受了3个工程老板共30万元的贿赂。 

  赵大亮涉案集中在民生领域:分五次收受承包融安县中小学免费午餐食材配送老板韦某给予的好处费27万元,相当于340个农村学生一年的免费午餐补助;收受了承建融安县教育系统20多处基建工程的7个工程老板的总计103万元的好处费,其中大都为偏远山村教学点工程,有的工程量才几万元。 

  赵大亮受贿的时间节点,均在每年的春节、中秋节前后;受贿场合,有办公室、家中、小区、楼底和路边。其目无法纪,疯狂敛财,肆意妄为,毫无掩饰之意,成为当地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典型。 

  “52危机”,铤而走险

  赵大亮原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其转行到国家机关工作,即任某乡副乡长,走上科级领导岗位。之后其一路升迁,可谓仕途平顺。其在乡镇工作时,也曾亲力亲为,勤勉努力。当上融安县文体局局长后,曾一度主导开展了“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基层文艺活动,举办了多场大型文艺活动,使本县文艺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长期处于领导岗位的赵大亮,内心却丧失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居功自傲、贪权敛财的心理蔓延滋长。

  赵大亮自述,其心中一直有一种“52危机”,即超过52岁,就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就会失去对权力的把控。2012年,其转任融安县教育局局长,时年47岁,再过5年就会退下领导岗位。所以,赵大亮认为这届任职是获取私利的最后机会。面对众多老板递来的好处,他终于铤而走险,伸出了贪婪之手。“52危机”的敛财动机,打开了其坠入犯罪深渊的阀门。

  贪畏交织,欲罢不能

    据赵大亮交代,其从受贿的第一笔起,便想到了犯罪的后果。 

  曾有一名姓王的老板送来了20万元现金,赵大亮再三推托,最后象征性地收了1万元。正是这1万元,开启了其贪腐的潘多拉盒子。他一边大肆收受贿赂,一边又大张旗鼓地主持开展各种廉政会议,高唱反腐,掩饰自己。其自诉,在全局警示教育大会等各种廉政会议上进行反腐倡廉时,自己人在台上表态作誓,心中却一直被反腐的利剑锋芒压得喘不过气来,不知哪一天会东窗事发。但内心高炽的贪欲与侥幸的自我安慰却一次又一次放纵了自己,让自己超越了理智与法律的界线。

  赵大亮被立案调查时,如惊弓之鸟,竹筒倒豆般全盘托出自己的受贿行为。明知不可为,却游走在法纪的高压线上,最终毁了自己。 

  东窗事发,悔不当初

赵大亮案发后,不仅主动坦白罪行,还多次表示忏悔。其在羁押期间写了多封书信给妻女,对自己的贪腐犯罪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后悔,对其因职务犯罪给家庭、单位、党和政府的形象带来的损害表示了深深的自责。赵大亮向司法机关主动写了两份忏悔书,接受了县电视台记者对其的专访,剖析了自己的贪腐心理历程。在庭审的最后陈述中,其声泪俱下的表达了自己的悔意。其还积极配合县纪委、县检察院拍摄了《融安县贪腐典型案件警示录》警示教育专题片。 

  赵大亮在忏悔书中写道:“我的违纪违法行为,使自己失去了自由,带来了万分的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深入学习党纪法规,没有正确的权力观,没能坚守底线;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自己成了罪人,不能侍奉父母,家人跟着受苦,钟爱的事业、幸福的家庭、曾经的荣誉……皆因我的失足付之东流;带来迷茫的未来,没有了工作,又从今以后,再无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年过五十,即使重获自由后,也不知如何面对社会,面对未来。如果有后悔药,我一定会倍加珍惜自由幸福的生活,尊法、学法、守法,知足常乐,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

  赵大亮的犯罪经历与忏悔,在融安县干部职工中产生了巨大警示作用。

  剖析原因,教训深刻

    赵大亮由一个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最终堕落成为不收敛、不收手的贪腐的典型,令人可悲,深究背后其职务犯罪的心路历程,教训深刻。 

  一是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薄,是其犯罪的内因。赵大亮长期身处基层领导岗位,理想信念没有随着职务的提升、变动而加强。正如他自己说的,精神上的“缺钙”,得了“软骨病”使自己无法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是不学习提高,不思修德,终会蜕化。赵大亮在剖析自己时说:“作为主要领导,我非常明白,党中央坚定不移反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下大力气、‘拔烂树’ ‘治病树’ ‘正歪树’,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但自己学是学了,却没有使党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侥幸与贪欲驱使,让自己甘受“围猎”。赵大亮在忏悔书中说,当时自己认为只要看准对象,做得稳妥,出事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少数人挨查处,自己一直很顺,不会太倒霉。于是在与项目老板交往中越来越相信他们所谓“入情入理”的劝说与解释,认为走了招标程序,按要求验收,收钱你知我知,收钱也就放心多了。这种自说自话的心理暗示,无形中自觉放松了警惕,在老板们的“围猎”中中箭落马。

  四是肆意破坏党的组织纪律,权力缺乏约束。赵大亮担任基层主要领导,本应带头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却搞“家长制”“一言堂”,承包人的确定、教育工程的验收、工程款的结算都需自己点头,对不顺自己心意的学校领导、机关干部找理由强行调换。其霸凌的作风致使自己由一把手变成了“一霸手”。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了严重破坏,失去了对主要领导的监督与制约。

主办:中共柳州市柳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柳州市柳江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柳州市柳江区拉堡镇柳江大道31号联系我们:0772-721244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