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柳江区纪委>专题专栏>以案说纪说法

百色市电化教育与教学仪器站原站长黄尚英违纪违法案件警示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4-01 17:35   分享

    “薄改计划”,顾名思义,是指财政部、教育部实施的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2011年至2013年,百色市“薄改计划”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采购项目资金高达1.5亿元,项目共有100多个分标。这100多个项目分标,成为众多招标代理商和项目供应商争相追逐的“香饽饽”,也养肥了个别在“薄改计划”中大捞特捞、“收入”丰厚的贪官“硕鼠”。

  百色市教育局原局长陆玉团(另案处理)和百色市电化教育与教学仪器站(以下简称百色市电教站)原站长黄尚英就是沆瀣一气的贪官“硕鼠”。

  百色市电教站,是隶属于百色市教育局的二层机构,负责“薄改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行政人事财务均由百色市教育局管理,陆玉团和黄尚英在“薄改计划”实施过程中已形成上下一气的利益同盟。

  2012年至2014年,黄尚英在担任百色市电教站站长期间,利用其负责2011—2013年度“薄改计划”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采购项目的招投标、验收、拨付货款等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招标代理商和项目供应商的“好处费”共计50万元。2017年6月,黄尚英被开除党籍、公职,其收受50万元“好处费”以及其他涉嫌犯罪的问题线索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观其悔过书,黄尚英把违纪违法收受贿赂的原因归结为“三怨”,一怨中年丧子、老天爷对其不公;二怨领导指使,其唯命是从;三怨自身理想信念丧失,沦为商人“围猎”的“猎物”。

  “有人送钱是老天爷的补偿” 

  谈到黄尚英,令人哀其不幸,却也怒其不争。

  2011年7月,黄尚英24岁的独生子被人恶意杀害,对年逾50岁的黄尚英来说,独子惨死,中年失独,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随后的一两年,黄尚英在为儿子的命案以及再生育诊治奔波过程中心力交瘁,埋怨老天爷对其不公,心灵逐渐扭曲,萌发了“有机会要为自己谋利”的想法,开始寻求利益上的安慰。

  黄尚英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像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一样,多次痛诉其丧子之痛,对于收受贿赂却轻描淡写,甚至在扭曲的价值观中认为社会对其不公,他收受贿赂是理所应当,认为有老板送钱给他,是老天爷对其失独的补偿。

  “有心”的项目供应商都知道,黄尚英痛失爱子,为儿子命案奔波和进行再生育诊治手头紧张。有的供货商直言不讳:“不送点好处费的话,黄尚英很难打交道。”黄尚英常常有意无意地跟供货商倾诉他的丧子之痛,其实是为自己趁机敛财做好铺垫。

  2012年至2013年,中年丧子的黄尚英多次与妻子到南宁某医院进行再生育诊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育诊治本是个人隐私,除了亲朋好友外,一般人不可能得知。然而进出黄尚英病房的,大部分不是亲朋好友,而是一些平日里只知道名字甚至只知道姓氏的代理商或供货商。他们之所以“闻风而动”,是因为黄尚英到南宁治病后打电话“放风”:“我来南宁看病了。”嗅到商机的老板们哪里会放过此番“围猎”的机会。

  招标代理商曾某不仅获得了2011年度“薄改计划”的招标代理权,更是借着招标代理的天然优势,巧立名目中标多个分标,赚得盆满钵满。没有黄尚英的默许,曾某不可能又代理招标,又能中标项目。为了继续得到黄尚英在“薄改计划”项目上的支持,曾某出手阔绰。黄尚英曾多次在工作联系时,顺势向曾某大吐苦水说家庭困难,进行再生育诊治要花很多钱。心领神会的曾某借机前往医院探望黄尚英,两人之间早已心照不宣,行贿受贿也不再扭捏作态,曾某豪爽地拿出一张存有10万元的银行卡送给了黄尚英,由其随意使用,黄尚英毫不客气收下了。

  黄尚英去南宁某医院诊治时,总会跟供应商“诉苦”一番,“懂得做人”的供应商自然懂得,该“表示表示”了。

  黄尚英的病房里可谓相当“热闹”,除了供应商曾某前去探望,供应商李某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拉近关系、拉业务的好时机。李某在黄尚英经手的“薄改计划”项目中标4个分标,项目总金额达800多万元,多亏有了黄尚英的“提点关照”,透露项目信息,李某才能在激烈的投标竞争中占得多个分标。李某对黄尚英可谓异常上心,除了平时的吃请送礼,在得知黄尚英到南宁看病的消息后,便鞍前马后地为黄尚英的生活起居做好安排,先是将南宁的一套房屋提供给黄尚英治疗期间免费居住,更是前往医院探望并送上了1万元现金。黄尚英帮了李某顺利中标,就理直气壮地收下了这1万元。2012年,李某中标后不久,送给了黄尚英2万元“好处费”,黄尚英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一定要实现领导的意图” 

  任何项目的实施,如果能够在决策阶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科学民主议定,在实施阶段能够严格按照程序公开招标,很多廉政风险就能够避免。

  然而,纵观三年“薄改计划”的决策、实施过程,“领导个人意志代替民主集中制”“暗箱操作”等现象屡屡发生。违规操作的背后,必然伴随着一系列权钱交易。

  三年的“薄改计划”项目,分标多,项目金额高,利润丰厚,无疑是招标代理商和供货商眼里的“唐僧肉”,这一点,不仅商人们看得清楚,实施项目的陆玉团和黄尚英也心里“雪亮”。

  百色市教育局作为“薄改计划”项目的业主单位,本应通过局领导班子会议民主议定项目的招标代理机构,但实际上局领导班子会议只是走过场,无法形成决议,最终竟由民主决策转为个人决策。

  招标代理商梁某连续三年都被“钦点”为“薄改计划”的代理商,对于“钦点”他的金主,梁某自然不敢怠慢。2013年初的一天晚上,梁某宴请黄尚英,饭后,梁某殷勤地提出要开车送黄尚英回家,道别时,梁某顺势塞给黄尚英一个装有2万元现金的信封,黄尚英早已习惯这些代理商的“进奉”,默契地收下了。

  确定招标代理商只是借机敛财的第一步,至于确定何人中标,用黄尚英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定要实现领导的意图”。每当投标报名结束,黄尚英总会和招标代理商细细核对投标名单,看是否遗漏了哪家“重要”的供应商,然后在陆玉团的授意下列出一系列中标名单,交由代理商来“操作”,并不忘交代“一定要实现领导的意图”,“钦点”的代理商自然懂得操作。被“关照”中标的供应商,忙不迭地送上各种好处。

  何来“被迫犯罪”之说 

  2012年10月的一天晚上,招标代理商曾某打电话给黄尚英,约他到百色某酒店房间“聊聊天”,黄尚英与曾某并无深交,两人的往来都是围绕“薄改计划”,黄尚英对“聊聊天”的内容心知肚明,如约前往。来到曾某所住的酒店房间后,果不其然,寒暄几句后,曾某直奔主题,当面感谢黄尚英“关照”其在“薄改计划”项目中了5个分标,并拿给黄尚英一个装得满满的袋子,告知袋子里装有35万元,还请黄尚英在项目验收、拨付货款时“多多关照”。黄尚英欣然收下了那袋钱,过后将这35万元用作投资,以钱生钱。

  商人们为了追逐利润,不惜重金“围猎”,而黄尚英甘于被“围猎”,乐享商人们送上的好处。

  黄尚英曾在接受组织调查时,辩解说其是“被迫犯罪”。诚然,其家庭的变故,让他心力交瘁,单位“一把手”的授意,他顺势服从,但他违纪违法收受的这些好处,哪一次不是来者不拒,以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好处,何来的“被迫犯罪”之说?

  经过调查人员的耐心教育,黄尚英终于放下心结,意识到自己违纪违法的根本原因。

  “调查组同志的耐心劝导,深深触动了我那颗已经扭曲的心灵,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正能量的碰撞,我深刻反省,我怎么能因为儿子被害和一些社会片面现象就产生了‘有机会也要为自己谋利’‘有人送钱是老天爷的补偿’的想法。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没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没有经常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进行反复提升,没有铭记党的宗旨、党员权利和义务,没有恪守党纪国法,没有时刻以党的先进性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才导致违纪违法收受别人的钱财。”黄尚英在悔过书中写道。

  黄尚英从一个先进教育工作者、一个群众满意的科长,沦落为一个严重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让人扼腕叹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就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廉洁自律,必须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


    点  评

  黄尚英把自己违纪违法的原因,归纳为“三怨”:一怨自己中年丧子,二怨领导指使,三怨自身理想信念丧失。前两怨是外因,第三怨是内因,也是最致命的原因。 

  剖析黄尚英的案件,除了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宗旨教育和纪律规矩教育,还应该加大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对待干部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要严管干部的工作作风,更要严管干部的生活作风,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违纪行为,要及时加以提醒,令其悬崖勒马,对干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困难,要施以厚爱,让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心怀正能量,提升自觉抵制腐败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尤其是对招投标环节的监督,有效排除廉政风险点,确保项目实施公开、透明,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拒腐败;三是要加强对项目集中领域管理人员的廉政警示教育,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主办:中共柳州市柳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柳州市柳江区监察委员会

地址:柳州市柳江区拉堡镇柳江大道31号联系我们:0772-7212446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