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向仟 发表时间:2022-01-25 19:10 分享
“受处分时,我曾对未来感到很迷茫,原本打算换届后大展拳脚,却又因自己的问题,断送了前程。感谢纪委的同志,多次找我谈话,帮助我放下了‘包袱’。”日前,融安县桥板乡纪委干部再次来到被处分对象钟某家中开展回访教育,钟某感激地说。
钟某原是融安县桥板乡某村村民委原主任,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因参与赌博被乡纪委立案审查并取消了候选人资格,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钟某深受打击,情绪低迷,与之前热心肠、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的他判若两人。
“现在好好表现,发挥你的长处继续为群众办实事,处分影响期满后仍可以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融安县桥板乡纪委对其开展回访教育后,钟某重新振作起来,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帮助村里的脱贫户出谋划策发展产业。脱贫户老覃前两年种植的金桔长势不佳,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参加金桔技术培训,今年刚挂果便获得了大丰收,卖得了好价钱。获得了群众的认可,钟某又恢复了往日的工作热情。
钟某放下“包袱”再出发,是柳州市纪委监委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对受党纪政务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
查清问题、严肃惩处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和挽救干部,帮助其找回初心,使其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柳州市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与“治病救人”相结合,结合受处分人所在单位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因人施策,分层次、分类别进行“量身定制”的回访教育,帮助“跌倒”的干部重拾信心。
“柳南区太阳村镇副镇长覃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分,此后,覃某在工作时放不开手脚,不够大胆、畏首畏尾,有较重的心理负担,这次回访主要是解开他这方面的‘心结’。”柳南区纪委监委采用“源头”分析法,从“源头”上分析受处分人处分原因、当前的工作状况、存在的困难等,厘清受处分人“心结”的“源头”,对症下药开展回访,让被处分人员放下思想包袱,教育引导干部恢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信心。
在开展回访教育时,该市纪检监察干部注重与受处分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受处分人员对违纪违法问题的认识和改进情况,详细掌握受处分人员工作表现和生活情况,就受处分人提出的合理诉求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解决问题,打通受处分人思想“堵点”,引导受处分人员真心悔错改错。建立受处分人员回访台账,收集整理受处分人员的基本情况、所在单位开具的评鉴意见、回访记录等材料,进一步加强对受处分人员的分析研判和教育帮助。
鹿寨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回访教育时,不仅与受处分干部本人交心谈心,消除不良情绪,还与受处分干部单位领导交换意见,压实所在单位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同时建立回访教育动态跟踪机制,及时更新个人廉政档案,综合评估受处分干部纠错情况、政治表现、履职尽责等情况,对表现好的受处分人员,在影响期满后,提出推荐使用建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021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对811名受处分人员开展了回访教育,通过对受处分人员的‘后续跟踪’,达到促进其思想上转化、行动上改正的目的,激发了受处分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柳州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