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四风】融水:“三强化”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来源: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作者:滚阳光 韦昌宇
发表时间:2024-03-28 18:30
分享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采取“室地”“室组地”“室组局”联动机制,通过“三强化”措施,以“敢担当、敢负责、敢动真”的态度,深挖收集问题线索,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强化宣传发动,壮大监督力量。一是用好固有媒体,发挥传统宣传优势。该县在电视台发布《关于在全县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的公告》,在县城3个主要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利用少数民族坡会、赶圩日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深入村屯用苗语、侗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开展宣讲活动51场,让反对“四风”的“好声音”传进寻常百姓家。二是用好新型媒介,持续拓宽宣传渠道。用好“新苗山”手机报、融水纪检监察网站、“清风苗山”公众微信号等新型媒体平台,有效开展互动化传播。2023年,宣传报道18批次,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把持续整治发生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成果在“掌上传递”、在“云上传播”,社会监督更加便捷高效。强化线索处置,回应群众关切。一是强化政治巡察,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印发《中共融水苗族自治县委员会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办法》《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机关巡察整改监督工作办法(试行)》,推动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一体落实,完善“一建议二报告三通报”工作举措。2023年,组织开展三轮巡察,覆盖79个党组织,发现问题711个,移交问题线索30件,立案12件,移送检察机关1人,挽回经济损失57万余元,推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89项。二是强化线索处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定期召开问题线索排查分析会议,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体分析研判,找准审查调查的关键切入点,明确问题线索调查核实方向。建立问题线索管理台账,完善问题线索移交流程,健全问题线索处置机制,跟踪督促承办部门及时办理问题线索,确保问题线索处置提质增效。2023年,累计处置“四风”问题线索22条。强化案件查办,震慑作用凸显。一是紧盯关键节点,持续加大惩处力度。研究制定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和深化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纠治“四风”问题联动协调机制,紧盯春节、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防“四风”反弹回潮,深入推进“享乐奢靡”四个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背后“四风”清查行动,深挖违规吃喝等背后的“风腐”问题,查处问题22个,立案2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二是紧盯关键领域,持续彰显惩腐成效。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重点领域,深化整治国企、金融、政法、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清除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风险。处置问题线索45件,立案28件,批评教育和帮助处理3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