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吴珊珊 发表时间:2023-03-16 09:05 分享
市发展改革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卞京利用职务便利进行权钱交易,数额巨大,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案发后,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以问题为导向,召开案件专题剖析会,开展系列警示教育,扎实推动以案促改工作。从查摆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症结点:
党风党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委党组抓思想政治和党性教育的形式单一、载体不多、实效性不强,以致个别党员干部放松了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忽视了精神“补钙”,理想信念动摇,背弃了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被外界不良诱惑腐蚀,权力观发生扭曲,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的工具,最终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
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不够。近年来,委党组通过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等措施,力求推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逐级压实压紧。但卞京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反映出委党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一岗双责”责任落实出现层层递减的现象,在监督责任落实上力度不够大,没有完全建立经常性的督导、检查、提醒制度。
制度监督体系不完善。聚焦工程建设项目重点环节廉政风险点,委党组组织科级以上干部签订了《领导干部不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承诺书》,促进领导干部自觉自律、廉洁从政。但从卞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涉粮领域工程项目承建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来看,暴露出委党组在防范领导干部干预插手工程建设的制度不够健全,在权力的管理和约束机制上存在“宽松软”。从卞京长期接受服务对象宴请,进而收受礼品礼金,最终收受贿赂的过程来看,更是反映出委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苗头性问题和倾向问题缺少行之有效的抓手,监管责任落实不够到位,没有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针对卞京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暴露出的党风党纪教育成效不够、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不够等问题,委党组将以案促改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在全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深刻剖析卞京案件思想腐化过程,清楚认识理想信念淡化、缺失的危害性,牢固树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在学懂弄通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求真务实中坚守初心使命,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是压实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深入。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党组要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部门和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持续纠治“四风”树新风。
三是以案为鉴,深化巩固治理成效。深刻汲取卞京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教训,通过“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对党的纪律规矩和国家法律法规常怀敬畏之心。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用好“第一种形态”做到勤咬耳、常扯袖,及时提醒,打好“预防针”,有效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围绕部门职责职能,促使党员干部依规依法行使规划编制、项目审批、价费审批、资金安排等方面的各项权力,持续推动发改系统政治生态向好向上。(作者系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