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柳州市纪委监委 作者:柳纪轩、李俊 发表时间:2023-06-06 09:25 分享
“亲清生态”涵养“一流环境”
——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发展工作综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内容,紧扣清廉柳州建设,持续强化监督,用“亲清生态”涵养柳州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压实责任: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当好营商环境的“护航者”,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我市拿出一条条“硬核”举措,压实责任促“亲”“清”共融。
为确保涉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出台《柳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方案》,明确9类重点监督内容、12项监督任务;深化运用谈心谈话、述责评议、巡察“双报告”等方式,压紧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营商环境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推动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推行“同级谈心谈话”制度,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与相关分管副市长谈心谈话,通报分管领域、行业系统工作存在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共商解决之策,推动一级谈一级,层层传压力;推行巡察“双报告”机制,督促16个职能部门切实扛起优化营商环境监管职责,制定83项整改措施抓好整改工作。
此外,结合全市改革攻坚提升年、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市纪委监委以“五紧盯五推动”为抓手,聚焦惠企政策、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政务服务、清廉企业强化监督,着力纠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
真情服务:倾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监督出“实招”,解决问题见“实效”。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挺在一线,用心用情用力为企解难、助企纾困。
市纪委监委聚焦实施“一二五”工程,重点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地、涉企服务、反映问题、政商交往等方面,部署开展相关监督工作护航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监督推进清廉建设,推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述职评议会,向民营企业述职,督促职能部门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柳城县纪检监察干部进企业护航、进机关监督,在工业园区设立清廉营商环境观测点,督促党员干部以优良工作作风扎实有效推进项目建设。柳南区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清风护企”“清风护农”行动,助力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2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600.71亿元,同比增长19.75%。柳江区纪委监委紧盯责任落实、干部作风、项目建设、政策落地,建立监督权责清单、任务清单、监督问题清单、监督整改清单,护航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成功引进智能家电企业23家,总投资134.5亿元,近3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00余亿元。
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检查500多次,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300多个。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签约项目207个,同比增长26.2%;总投资642.1亿元,同比增长7.6%,发展新动能不断蓄积。
“零容忍”:坚决惩治损害营商环境行为
政商关系关涉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对破坏柳州良好营商环境的行为坚决“亮剑”。
2021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利用国有投资平台公司搞利益输送、涉企服务中啃食群众利益微腐败以及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了融安县委原副书记郭建鹏亦官亦商,甘被“围猎”收受贿赂;柳州市城建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吴运远靠企吃企、任性用权,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柳州市人社局原副科长李达辉骗取专项资金等一批典型案件,形成持续震慑,保持高压态势。
同时,针对不敢为“守旧型”、不担当“甩锅型”、不想为“推卸型”等“躺平式干部”情形开展专题监督,着力解决企业服务不到位、对接难、落地难等问题。通过从严执纪问责促“亲而有度”,为柳州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