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所在位置: 鱼峰区纪委>焦点图片

【龙城清韵·关注】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来源:柳州市纪委监委   作者:柳纪轩、李俊   发表时间:2023-09-18 16:35   分享

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

——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坚持“全周期管理”,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

近年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将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贯通融合,打出整改“组合拳”,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转化为“治病良方”,以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放大震慑效应:“身边人”成“活教材”

“看到原来的老领导站在法律的对立面,更是警醒我们每一名国企管理人员都要正视手中的权力,要知规明纪,严守底线。”庭审结束后,市城建集团某下属子公司董事长颇有感触地说道。

“身边人”成“活教材”,让警示教育的“震慑效应”最大化。今年2月,市纪委监委组织市国资委、市属集团公司领导干部旁听市城建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吴运远案庭审,以案为鉴、以案释纪、以案释法,将纪法惩处“一张纸”变成纪法教育“一堂课”,达到警钟长鸣的效果。

“我觉得我作为国企的一把手,这样做现在回头想确实是非常错的。因为我的一言一行代表国企的行为……我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组织对我的信任和栽培。”在市纪委监委组织摄制的警示教育片《失守的底线》中,吴运远痛心疾首地忏悔。全市各级各部门纷纷组织观看该警示教育片,案件查办效果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得到增强。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用好被审查调查对象撰写的忏悔书、告诫书、建议书、感受书等“四书”,深化运用“一案一通报、一案一建议、一案一谈话、一案一警示、一案一整改、一案一评议”等以案促改“六个一”制度,今年共剖析典型案件328起,通报曝光典型案件90起,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100场次。

释放综合效应:“查一案”到“治一域”

“我们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剖析案件根源,修订完善内部制度28项,制定集团‘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20项审批管理权限和10个禁止事项,以制度管人管事。”市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市纪委监委汇报关于吴运远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

以案促改,改是关键。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要求,围绕案件查办中发现的系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专题分析,针对性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案发单位党组织分析原因、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的工作闭环。今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10份,督促案发单位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245次。

市城建集团开展“强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专项整治;市国资委重点推进政府平台公司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变“个案整改”为“专项治理”,纪检监察机关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向重点系统、关键领域拓展延伸,通过“抓系统”促进“系统抓”,形成点上着力、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以案促改工作格局。

发挥正向效应:“小回访”促“大作为”

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纪检监察机关既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形成震慑,又通过“暖心回访”的正向效应,让受处分处理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虽然我受到了处分,但组织并没有放弃我,仍然继续帮助和勉励我,让我知道处分不是目的,给了我继续干好工作的动力和激情。”今年2月,某单位干部在接受鱼峰区纪检监察干部回访时感叹道。该名干部2021年因违纪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鱼峰区纪委监委制定回访教育方案,对其进行“一对一”回访教育,通过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关怀,帮助其彻底消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激发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回访教育受处分干部424人次,不断帮助其思想上转化、行动上改正,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担当作为。


中共柳州市鱼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0772-3867337 邮箱:yfqjw@163.com

地址:柳州市鱼峰区静兰路10号鱼峰区人民政府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