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李俊 发表时间:2022-06-02 11:45 分享
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督促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使清风正气得到弘扬。
人物:张靖涵,女,30岁,中共党员,城中区纪委常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初为人母的她,更能体会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她说,好家风犹如人生灯塔,家家都有明月清风,才能更好奏响“廉洁音”,劲吹“清风曲”,让未来充满希望。
明代“柳州八贤”是什么人?
2019年底,我调到城中区纪委监委工作没多久,就接到一个让我“懵圈”的任务——参与建设柳贤清风园,并负责追寻本地先贤足迹,整理名人“廉事廉语”。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柳州人,但是第一次听到“柳州八贤”四个字的时候,依然一头雾水。
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去追寻他们?他们有哪些清廉故事……
带着满脑问号,我马上和同事一起翻找资料、拜访专家。市地方志办的知名文史专家刘汉忠告诉我,明代“柳州八贤”都是清官廉吏,他们是:戴钦、佘勉学、佘立、徐养正、张翀、孙克恕、龙文光和周琦。
“他们在城中区还有不少遗存古迹。”刘汉忠对“柳州八贤”颇有研究,出了好几本书,他提供了许多自己的研究成果给我们。
沿着专家提供的线索寻觅,我欣喜地发现,八贤之中,佘家的佘勉学、佘立父子就占了两席,环江村、社湾村和长塘镇西流村八卦屯还有很多佘家后人聚居繁衍。静兰街道环江村东流屯的佘家祠堂,已有300多年历史,2018年被列入柳州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名单,得到较好的保护。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
佘家祠堂,是最具“柳州味”贤廉文化资源,成为柳贤清风园当仁不让的“核心建筑”。
让古建筑“会说话”,讲好贤廉故事,是更难的一步。
我和同事埋头于书海之中,寻找最感人的字句;访遍佘家后人聚居的村落,追寻先贤的足迹。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越是深入了解,对先贤们清廉奉公、一心为民的敬仰之情就越深,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勤廉营养的使命感也越强。
“或谓公何不试与时委蛇,荣遇可立至。公笑曰:荣遇必委蛇,未荣先辱耳。余起田间,非有阀阅功劳,荷主上纶宠再锡,位至亚卿,此布衣之极。余将休老焉,何羡于前途以晚节巧宦。”在八卦屯,我看到了佘立的墓志铭,里面的这段话深深感动了我,这是“老而弥坚,勤廉不改”的最好写照。
八贤之一的戴钦曾说“苟有裨于国是,吾何爱于发肤”。戴钦后因勇于谏言,被廷杖、受重创。
越是深挖,我们发现八贤这样的“廉事廉语”还很多。为官耿直、清廉为民、家风严谨是他们的写照,也是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呼唤。
讲好贤廉故事。我们反复斟酌、不断修改,形成以“思贤、承德、尚廉”为精神主线的建园思路。我们修缮了佘家祠堂,配套建设廉廊观贤、廉字镜、思贤亭、先贤浮雕、廉政书屋、清风细语廊等景观,把柳宗元以及八贤等柳州历代先贤的勤廉事迹,展示给游客。
寓廉于景、融廉入景。前段时间我坐月子的时候,很巧合,请的月嫂谢琦英来自环江村东流屯。闲聊中,谢琦英自豪地和我提起了柳贤清风园。她告诉我,2021年2月7日,柳贤清风园正式启用后,就成为网红“打卡点”,成为到环江村的游人必去之地。
我心里也很自豪,更让我高兴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魅力正在不断绽放。
静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黄柳鲜告诉我,环江滨水大道修通后,民宿旅游成为沿线村屯最火的产业。柳贤清风园启用后,乡风民风也在发生着变化,附近不少村民自发制作具有特色家风家训牌匾,悬挂于自家门口。
“见利思义,见水思源,见难思忠,见德思贤。”55岁的东流屯村民佘锦瑞,是佘勉学的后人,他高兴地告诉我,经过一家人商量,终于确定了自家的家风家训牌匾内容,将尽快做好悬挂。
黄柳鲜还给我讲了个小故事:今年五一假期,一名游客在环江村不慎将手机弄丢了,被当地一位摆摊的村民捡到,后经村民多方联络,终于还归失主。这样的“小事”,经常发生。
社风民风新变化,清风涤荡柳江边。不经意间,我耳边会响起“种柳柳江边”“耸干会参天”的吟唱,这是“老市长”柳宗元跨越千年的声音。
传承先贤精神,打造新时代党员干部精神家园,“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社会风尚,多么美丽呀。
后记:廉风廉雨育“廉花”。我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各级各类廉政教育基地50多个,它们为一体推进“三不”、清廉建设,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廉风更劲、廉雨更润,廉花更香。
版权所有:广西柳州城中区纪检监察委员会网站
地址:柳州市城中区海关南路48号0772-12388信箱:czqgxj@126.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