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8-21 18:00 分享
近年来,柳州市城中区着力抓好和美乡村的清廉文化阵地、法治教育阵地和家风家训教育阵地的巩固、提升,不断提升乡村的颜值和内涵,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清廉文化阵地,共建廉洁家园
为推进清廉建设向基层延伸,近年来,柳州市城中区紧扣历史文化、自然民俗风情,精心打造了柳贤清风园、美丽乡愁纪事馆群、文弘书院、廉政文化栈道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清廉品牌阵地,并将这些阵地串联成“清风廉旅”乡村旅游线路,深受游客喜爱。今年1—6月,这条乡村旅游黄金线路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达368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总收入14.17亿元、同比增长2.2%。
“这里展示的是柳州历史人物的贤廉故事,有唐代柳州刺史柳宗元、明代‘柳州八贤’之首的戴钦、清代‘开兰名宦’杨廷理等人物,他们勤廉的政绩、出色的品格载于史册、值得铭记……”在柳贤清风园廉政教育基地,讲解员黄萍声情并茂的讲述,让这些镌刻在青史上的贤廉故事焕发新生。如今,这里不仅是干部群众接受廉政教育的生动课堂,更成为市民游客感悟传统文化、陶冶道德情操的网红打卡地。
柳贤清风园廉政教育基地。
柳贤清风园廉政教育基地内游客如织。
投入380多万元打造的柳贤清风园,以“思贤、承德、尚廉”为主题,位于柳州市城中区环江村东流屯,建设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柳贤清风园建成后,我们的村民闲暇之余也喜欢到这里散步,看31位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廉语、读家风家训,让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推动廉洁清风进入千家万户”黄萍介绍说。
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提升善治水平
城中区以“微治理、大服务”为导向,在环江村升级改造了集党群教育、乡村治理、便民服务等为一体的“五治融合”(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综合体,成为开展乡村治理、丰富乡村文化、延伸服务群众的新标杆。在普法宣传方面,环江村创新打造了广西首个村级民法主题广场,通过沉浸式普法体验为群众搭建了学法用法新平台,有效发挥了法治宣传和维护基层稳定的双重作用。
柳州市妇女法制讲堂在城中区环江村开讲。
城中区农业农村局在环江村开展惠农政策宣传。
各村党员为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出资出力屡见不鲜,村民自觉维护村中集体利益已成常态。环江村在建设“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综合示范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村民不愿意配合征地拆迁的问题。时任环江村支部书记王荣科带头无偿让出自家土地支持深水屯的风貌改造;时任环江村委会主任戴任明与有关单位一起,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解释政策法规、宣传乡村建设的意义,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有了村干部的示范带动和耐心解释,村民转变了观念,积极配合本村的示范村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环江村已成为城中区对外宣传的名片,屡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村级组织议事协商创新试点单位”“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实现了美丽蝶变。
城中区还让“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等)进村工作,实现农村的网格化管理,建成公共视频应用共享平台。今年1—6月,城中区利用法治教育阵地开展8次“法律进乡村”活动,乡村领域矛盾纠纷调处率与调解成功率均为100%。各村委还积极组织村民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广泛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时代新人选树及宣传活动,增强乡村治理的源动力。
“我们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文明和谐,每天早上打开门心情都很舒畅。以前我们都羡慕城市的生活,现在轮到城市里的人羡慕我们农村人的生活了。”环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戴任明介绍,因为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有一些村民辞掉城市的工作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产业。
打造家风家训教育阵地,涵养文明乡风
随着柳州市首个村级红白理事服务中心在柳东村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当地移风易俗工作迈入新阶段,为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树立了标杆。
以前,村里面有什么红白事,全村人都要去喝酒、吃饭,随“份子钱”,给村民造成了很大负担。面对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柳东村率先“亮剑”,坚持“党委领航、党员领头”,从党员干部抓起,通过挖掘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文化、挂牌成立红白事服务中心、严格实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深入推广“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整治一张图”等有效做法,共同打好移风易俗“组合拳”,打造风清气正的文明乡村,营造乡村学廉、知廉、倡廉的良好氛围。
城中区雷村屯家风家训展示区。
城中区还因势利导,在环江村、柳东村的东流屯、雷村屯、牛姆坪屯精心打造了3个家风家训展示区,共悬挂300多块家风家训牌、绘制30余幅清廉墙画,不仅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还引领群众自觉抵制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同时,环江村、柳东村深度挖掘家风家训在新时代的新影响、新拓展,在家风家训区举办宣讲、摄影展、文艺演出等主题宣传活动,使家风家训更具生命力、影响力。
“经过精心打造,这些村庄更美、更有文化底蕴了,周末带小孩来这里研学是不错的选择!”游客王先生说。
通过深耕3个文化阵地,如今的城中区环江滨水大道乡愁文化带已成为“广西十佳研学线路”,有效带动了沿线的文化、农业、旅游业等一系列产业融合发展。
(本文由柳州市城中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版权所有:广西柳州城中区纪检监察委员会网站
地址:柳州市城中区海关南路48号0772-12388信箱:czqgxj@126.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