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城中区纪委>专题专栏>宣传教育

八桂古代清官廉吏 | 张翀:以节义名于世 以才学兴文教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覃琼芳   发表时间:2022-11-16 11:02   分享

张翀(1531-1579),字子仪,号鹤楼,明代“柳州八贤”之一。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刑部主事。嘉靖三十七(1558)年疏劾严嵩父子贪贿乱政,被贬谪至贵州都匀。

“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这是严嵩任宰相期间在民间传唱的两句歌谣。严嵩专权作恶20多年,敢同他作对的人均遭贬流亡或被害致死,无一幸免。张翀深恶严嵩弄权营私、陷害忠良等行径,在病中上书《亟处大奸巨恶以谢天下疏》给皇上,弹劾严嵩。

“张翀斗严嵩”的事迹被写进传奇戏曲《鸣凤记》中,戏里描述了张翀上疏前的故事,他为了保护妻小,让妻子连夜赶回老家柳州,自己却悄悄地准备了一副棺材。妻儿离去,张翀不禁心生感慨:“我平生志愿,不在妻孥之乐。倘若上书能为朝廷驱除奸佞,使天下夫妻母子皆得安宁,那即便苦了我一家又算得了什么。”

张翀上奏当日,朝中同僚吴时来、董传策也分别上奏弹劾严嵩。怎奈,当时严嵩把持朝政,密奏“三人同日构陷,必有人主使”,告张翀等人犯上作乱。最终,三人入诏狱,被罚廷杖。

行刑时,吴时来、董传策昏死过去,张翀一边受刑一边大声叫喊他们:“苏醒!苏醒!大丈夫临死,刚正之气不可衰馁而受人可怜!”廷杖后,张翀谪戍贵州都匀长达九年。

张翀疾恶不惧、正直刚烈的品性,得益于廉父贤母的言传身教。张翀的父亲张全,贫而好学,中举后任广东廉州府训导,掌管当地学校学习事务。张全不顾官职卑微,始终安贫乐道,以为国家培养人材为己任,张翀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的正派作风。

张母李氏深明大义,张翀入仕途之后,李氏时常寄言告诫儿子要为国事效犬马之力。当她得知张翀被捕受廷杖之刑时说:“我儿不负国家,也不负我的志向。”后来,张翀被贬到贵州,向母亲辞行时,张母惟勉励张翀不要改变自己的志向。

隆庆六年(1572),张母病逝,张翀筑室守墓三年。乡人邻里十分敬重张翀的孝心,有不少人陪他住在一起,为张母守孝。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一个村,人们把这个因守孝而来的村落,叫作孝兴村。

受良好家风家训熏陶,张翀居都匀九年期间,在当地设坛讲课,潜心治学,以振兴当地文教为己任。都匀士民仰慕张翀的节义与学问,为其“捐金募工”建读书堂及问月楼,以作传学布道之所。读书堂即为人才辈出的都匀一中的前身。

张翀于读书堂内聚徒讲学,朝夕引导弟子考究群籍,并带领众弟子游览黔中山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名篇,为都匀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开发性贡献,与王阳明、邹元标并称为“黔中三迁客”。

隆庆元年(1567),张翀被朝廷重新启用,曾历任大理寺少卿、右佥都御史、兵部侍郎等职。万历四年(1576),张翀辞官归家。万历七年(1579),卒于家。天启初赠兵部尚书,谥号忠简。其著作有《鹤楼集》《张翀文集》《浑然子》等。(柳州市城中区纪委监委整理)

版权所有:广西柳州城中区纪检监察委员会网站

地址:柳州市城中区海关南路48号0772-12388信箱:czqgxj@126.com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