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柳州市纪委监委结合原柳州市城建集团董事长吴运远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特点,“量体裁衣”组织同一业态、岗位相近、职能相似的市国资委、市属八大集团公司等单位85人进行旁听庭审,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职务犯罪庭审现场,使党员干部“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和违法犯罪的惨痛教训,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强化警示教育效果,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没想到熟悉的老领导会有一天站在法律的对立面,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公诉机关举证的那些贪腐行为与我们如此之近,令我大受震撼,警醒我们每一名国企管理人员要正视手中的权力,知规明纪,严守底线……”庭审结束后,广西柳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祥云盛世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志艳颇有感触地说。
案件查办是开展警示教育的源头活水,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在高质量抓好案件查办工作的同时,注重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作为警示教育“活教材”,收集涉案人员忏悔反思材料,深度剖析梳理总结案件背景、案发规律,在一案一通报的基础上,用好用活案件查办成果,今年以来,拍摄《失守的底线》《蜕变与悔悟》《贪利忘义酿苦果》等警示教育专题片,对违纪违法者精准“画像”,还原其底线失守、滑向腐败深渊的心路历程,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让党员干部知红线、明底线、筑防线。
近日,柳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李桐林和刚考入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年轻干部严伟南,分别向派驻该局纪检监察组退还了办理业务过程中企业主留下的烟酒、购物卡,为“一把手”和年轻干部拒腐防变树立了正面典型,这是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缩影。感同身受才能发挥警示教育“惊堂木”的作用,该市纪委监委注重分类施教,使警示教育由千篇一律的“大水漫灌”向同级同类“精准滴灌”转变。将权力集中的党委(党组)“一把手”这个“同级”,以及涉世未深的年轻干部这个“同类”作为开展警示教育的重点对象,选取“一把手”主体责任缺失、搞“一言堂”及少数年轻干部沾染恶习、“早节不保”的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防止年轻干部成长“黄金期”变成贪腐“危险期”。
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日常教育提醒作为警示教育的有效延伸和补充,针对案例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监管漏洞,注重在“改已病”的同时“治未病”,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驻柳州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主动约谈案发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敲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廉洁履职警钟,防止“项目上马、干部落马”的现象发生,推动清廉国企建设取得实效。城中区纪委监委深挖违纪违法案件背后的思想变化、制度漏洞、管理缺失等问题,研判案件“病因”,有的放矢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同时压实主体责任,督促案发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排查本单位(部门)的廉政风险点、制定“清单式”防控措施、完善制度,实现标本兼治、以案促治。柳江区纪委监委将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强化警示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收到案发单位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总结报告后,对照整改清单建立“一案一档”并实行销账管理,同时“线上”通过柳江区智慧纪检“两个责任”平台对整改成效进行线上考核,“线下”通过单位评、干部评、纪委评、领导评、综合评“五个评”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确保整改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剖析典型案件348起,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16份,对违纪违法人员开展回访教育820次,督促案发单位(部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306场,组织警示教育活动1545场,发挥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综合效应。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