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谭,你现在公益性岗位干得怎么样?能兼顾看病和工作了吧?”近日,鹿寨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对贫困户就业情况进行回访。
督查组口中的老谭,是鹿寨县导江乡黄坭村桐木屯的贫困户,因身体原因加上工作时间不连续,使得老谭无缘许多工作岗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还要负担治病费用,这对刚脱贫的老谭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在筛查脱贫攻坚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时,县纪委监委督查组了解到老谭的就业难情况。
“贫困户就业难问题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相关单位在落实贫困户就业过程中是否存在履职不力、失职失责等问题?”督查组随即对其他乡镇的贫困户就业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了解到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许多贫困户就业都存在困难。
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督查+整改+回访”联动机制,召集扶贫办、人社局、财政局等扶贫领域相关职能单位,分析研判疫情影响下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向县扶贫办和县人社局发出安置贫困群众就业、促进增收脱贫的整改建议,压实扶贫职能单位主体责任。
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县扶贫办和县人社局主动认领问题积极整改,根据“精准收集务工意愿、精准提供岗位信息、精准提供服务保障”原则,增设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乡村公益性岗位和非固定性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采取按月用工、按日用工、按事项用工等方式设置岗位,岗位类型包括基础设施抢修、“三清三拆”、图书管理员、临时看护照料、疫情防控等。截至目前,该县的扶贫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共吸纳1414名贫困户就业,已向贫困户发放岗位补贴58万余元。
“上个月我报了乡村公益性岗位,是做村里的保洁工作。不去看病的时候可以上岗,一天能有100元的收入哩,现在工也有得做,病也有时间看了,政府的政策好呀!”提及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老谭喜笑颜开地对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干部说道。
为严防借用扶贫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之名变相发放补贴、“优亲厚友”和“人情安置”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岗位设置的源头审核监督,加强对岗位人员在岗情况和补贴申领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虚报冒领、骗取补贴的个人和单位,追回补贴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所在单位责任。充分发挥乡镇纪委、监察专员、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前哨”作用,不定期、随机开展扶贫岗位和公益性岗位抽查,确保扶贫岗位真正落“户”,扶贫资金真正送达到贫困户手中。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六稳’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深化‘督查+整改+回访’联动机制,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履职尽责,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六保’任务落实落细,”鹿寨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