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自己所犯的错误,就有撕心裂肺的痛,党和人民信任我,把权力交给我,我却没有把握好,心中有说不完的负罪感,自己在愧疚中忏悔。我在这里向党组织说声对不起,向融水人民说声对不起,向单位同事说声对不起,向关心自己的朋友也说声对不起。”这是政协融水苗族自治县原主席潘文辉8月11日的当庭忏悔。
图为鹿寨县人民法院庭审现场
当天上午,鹿寨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政协融水苗族自治县原主席潘文辉涉嫌犯受贿罪一案。全市24个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员单位领导,融水苗族自治县四家班子领导,鹿寨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部分重点扶贫主管主责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市纪委监委、鹿寨县纪委监委、融水县纪委监委的部分党员干部共计80人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旁听了案件审理全过程,接受了一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特殊警示教育。
潘文辉涉嫌犯受贿罪一案是市纪委监委在2019年严肃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备受社会关注。在庭审现场,公诉机关指控2014年至2019年,被告人潘文辉利用其担任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副县长、县城镇化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组长、政协融水苗族自治县委员会党组书记、主席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承接扶贫工程、征地项目、解决工程推进问题等事项上提供帮助,潘文辉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3万元,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图为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员单位领导、市纪委监委党员干部旁听庭审现场
一个多小时的庭审,清晰地反映出被告人从正处级领导干部走向违法犯罪的过程。亲身感受法庭的庄严,亲眼目睹了昔日的领导、同事的悔恨痛苦,让旁听人员受到极大触动。“太震慑了!本来是一个能力比较强的领导,在关键时刻却犯了错误,这警醒着我,作为一名分管扶贫项目工作的领导,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廉洁自律,筑牢纪律规矩防线。”参与旁听该案庭审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肖汉全感叹地说。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开展以案释法工作,推动党员干部旁听庭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组织相关单位和案发地区党员干部观看旁听庭审直播。同时,通过定期刊发“每周一案”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印警示教育案例读本等形式,努力打造“听说读看”立体式警示教育课堂,让警示教育触及党员干部灵魂,持续筑牢净化政治生态的思想篱笆。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