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驻监督体制机制改革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派驻监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战略部署,实现“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切实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一、强化政治引领,推动政治监督向深入化实效化拓展
派驻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是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必须坚守政治监督根本定位。
(一)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握政治监督。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消除党内重大政治隐患,党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派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明晰新时代政治监督抓什么、如何抓等系列重大问题,自觉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定位,真正将政治监督挺在前面、做在实处,当好“探头”,守好“前方阵地”。
(二)牢牢把握政治监督重点内容。要善于把握政治监督的范围、方法途径,锤炼精准识别政治问题、纠正政治偏差的真功夫,把政治监督抓实抓细抓到底。要着眼于坚持和巩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严明的纪律维护制度权威、保障制度执行。要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重点围绕贯彻“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一贯到底。要督促驻在部门党组(党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党组(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今年以来,柳州市纪委监委相关派驻机构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对“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等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开展监督45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89个。
(三)精准有效推进政治监督。党章、宪法赋予的职责任务,决定了纪检监察机关在“两个维护”上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派驻监督要在做实“两个维护”上下功夫,做到精准科学、有力有序、稳中求进。要紧盯驻在部门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通过抓住“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受监督的良好局面,推动驻在部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要紧盯日常工作,善于用政治眼光、政治视角审视问题、研判问题,以政治监督捍卫政治纪律。要从具体业务、具体案例入手,找到“国之大者”和本部门本单位职责任务的结合点融合点,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确保党的大政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驻在部门贯彻落实。
二、强化日常监督,推动监督工作做实做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派驻监督要立足于“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做实“监督在一线,一线在监督”,有效擦亮派驻监督“探头”,织密织牢“监督网”。
(一)优化片区联动机制。着力构建以统筹片区联动为主导、监督检查室为协调枢纽、审查调查室为有力支撑、派驻纪检监察组具体实施的机制,形成纵向统筹、横向协作、整体联动的立体化监督格局。集中片区优势兵力,变“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进一步发挥派驻监督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的优势,为派驻监督履行监督职责提供组织保证。近年来,柳州市纪委监委建立“2名委领导+1个监督检查室+若干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统筹联动工作片区,强化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围绕监督首要职责,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真正把监督职责履行到位,推动派驻监督“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二)紧盯“重点人”和“重点事”。坚持“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突出加强对“一把手”和同级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了解被监督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情况。聚焦资金管理、资产处置、工程项目和“三重一大” 落实情况,盯紧重点人员、重点岗位以及行政审批权、执法权、人事权等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防范机制、精准纠正偏差的矫正机制。规范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言行,强化组织与家庭内外互动,盯紧党员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和休闲圈,进一步延伸监督触角,着力构筑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去年以来,柳州市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的意见(试行)》等制度,有效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三)创新监督方式。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战略性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派驻机构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掌握新情况新问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切实发挥监督效能。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违纪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防止“小病”变“重疾”。要用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推动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履行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实现“三个责任”协同发力。今年来,柳州市纪委监委建立“一会三单一报告”工作机制,打造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靶向精准的日常监督模式,其中派驻机构通过监督清单部署任务45项,涉及内容128项,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95个。
三、强化统筹衔接,推动派驻监督与其他三项监督贯通融合
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制度,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不断提升“四项监督”全覆盖质量。
(一)提高站位把准定位。“四项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腐败工作格局中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制度设计。各监督主体必须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放在第一位,善于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和审视自身定位,履行职责使命,自觉地融入“大监督”格局中去,做到在位不错位、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共同构成既有形又有效的权力监督网。派驻监督要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找准自身定位,明确重点监督什么方面、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做到职责清、任务明、要求实,做到监督对象精准、监督内容精准、监督方式精准。近年来,柳州市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柳州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柳州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管理制度(试行)》等制度,就派驻监督的领导体制、职责权限、工作机制、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进行规定,使派驻机构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为派驻机构履职尽责提供制度依据。
(二)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四项监督”各有侧重,也各有优势,做到各展所长、各尽其能是做好统筹协调的前提和基础。纪律监督重在把纪律挺在前面、形成常态。始终坚持严管与厚爱、惩前与毖后的有机统一,从小处抓起、从日常抓起,使党内监督真正体现在平时,使每个党组织和每名党员都处在纪律的严格约束之下。用好第一种形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起到红脸出汗的效果,帮助教育党员干部少犯错误或者纠错改过、回归正道。监察监督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所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等情况进行监察监督,不断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巡察监督要以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为抓手,完善反馈问题整改成效量化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派驻监督是纪委监委直接领导和授权的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延伸,是常驻不走的“巡察组”,要紧盯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到位,要拓宽监督渠道,忠诚履行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在协助派出机关推动“四项监督”贯通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协同联动成果共享。在“四项监督”中,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分别对特定监督对象实现全覆盖,要做好统筹衔接工作,建立完善纪委监委机关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机构之间的问题线索流转、信息共享、情况通报、会商会办等制度,形成形势研判和问题诊断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要构建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建立相互移送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成果信息的固定通道,利用查办的典型案例加强对同级同类人员的警示教育,运用纪检监察建议倒逼压实主体责任、堵塞制度漏洞。整合各方监督信息,统筹做好区域政治生态研判工作,协助党委持续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