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在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中,创新监督执纪理念,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以“四抓”的方式切实开展预防工作,在党员干部当中普遍反响较好,有效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今年1-8月份,融水县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451条,立案141件,其中扶贫领域立案88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275件,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190件,占69.1%。
抓宣传重氛围。一是广泛宣传。利用融水纪检监察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以及户外大型宣传平台宣传专项治理工作,在全县各乡镇、村屯张贴专项治理工作公告、有奖举报公告以及典型案例通报等,发放宣传资料13500余份,制作户外大型宣传标语21条、横幅215条,营造浓厚的专项治理氛围。二是案例巡展。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系列坡会开展全县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成果巡展,编制2016年至2017年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展板在全县20个乡(镇)开展巡展。目前举办了巡展25次,观看人数21000人次。
抓教育重警示。一是上廉政党课。今年以来,融水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县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和乡镇纪委书记上廉政教育党课共35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近4000人。二是集中巡讲。融水县纪委制定下发《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乡(镇)村两级干部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警示教育工作方案》,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全县20个乡镇开展集中巡讲,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将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以及检查巡察等发现的问题,从案发原因、案件特点、案件启示等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特别是对违纪违法产生的社会账、经济账、亲情账方面给与会党员干部教育提醒,全县3500名乡(镇)村两级干部接受警示教育。三是组织观看电教片。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观看了广西三起扶贫办主任严重违纪案件警示录电视教材,观看达103场3540人次,要求党员干部写观后感。
抓督导重提醒。融水县纪委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督导方案》,结合上级蹲点调研的工作部署,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县20个乡镇和县直28个扶贫领域重点单位开展蹲点调研和督导工作。对于了解和发现监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与所在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共同分析研究,提醒加以防范,避免出问题。今年以来,融水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累计下基层蹲点调研督导51天,提醒注意事项113项。
抓约谈重整改。一是抓常规性约谈。对巡察、日常监督检查、信访举报等工作中发现的轻微违纪行为或苗头性问题进行约谈,让被约谈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责任担当的勇气,达到问题整改和教育干部的目的。今年以来,约谈干部22人次,整改问题42项。二是抓责任意识约谈。今年第一季度,针对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不够重视的状况,融水县委书记约谈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单位一把手,融水县纪委书记约谈全县20个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县直28个扶贫领域重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9个县纪委派驻(出)机构负责人;融水县各乡镇纪委书记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开展“一对一”约谈。今年以来,“三级约谈”共约谈1235人次。通过开展约谈工作,层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专项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