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人坚守,29天无休,70余次督查,2000多公里行程,102个单位,86个重点区域……这一串串数字,是疫情发生以来鱼峰区纪委监委(巡察机构)全体干部用热血与担当、汗水与付出铸就的。
连日来,鱼峰区纪委监委(巡察机构)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全面出击,主动深入抗击疫情各条战线,用奔跑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奋勇的决心、冲锋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纪检铁军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在这场保卫群众生命健康的战“疫”中,他们也是最平凡可爱的人……
监督卫士勇担当 保驾护航防控线
“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话进行宣传劝导,让群众更容易接受并配合我们的防控工作。”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覃传会近日到白沙镇大电村督导时发现防控宣传还不够接地气,随后自己撰稿并录了一段疫情防控知识壮话,带着大喇叭走街串巷进行宣传,这是他多次督导并参与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也为更好的工作,我申请全天在办公室工作休息。”2月6日,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刘家军向单位提出了一个“特别”的申请。原来刘家军的家人将从国外回柳,一路上接触人员复杂,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刘家军深知作为委里唯一的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当前肩负着监督检查的重要责任,自己“隔离不起”更“病不起”,主动提出暂时不归家,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全身心开启“白+黑”模式。白天外出检查,督促防控责任落实;晚上梳理问题,学习防控政策文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疫情防控落实落细。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鱼峰区纪委监委全面进入“战备状态”,坚持“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到哪,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第一时间成立2个专项检查组和7个督导小组,采取“1+6+9”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聚焦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违纪违法问题查处等压实压牢责任,实现监督检查“全区域、全流程、无死角”,以“严”的纪律和“实”的作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驾护航。
抽调干部沉得住 冲锋在前不言苦
“我年轻身体好,重活我来就行了。”这是鱼峰区纪委监委选派到社区的战“疫”第一书记王俊翔这段时间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派驻天马街道办事处六个社区中唯一的80后男士,这个“做事不怕苦不怕累”的第一书记被大家称作“最帅书记”。
到社区报到的第一天,得知社区只有一位男性工作人员,王俊翔便主动挑起社区的重活累活,一个人背上30斤重的消毒液,到辖区内的“三无小区”进行防疫消杀。面对基层对防控政策文件理解不透彻的现状,他将政策文件进行精简提炼,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带领大家把疫情防控政策知识送到每家每户。一天,接到居民举报,一条死狗被人埋在小区后山球场旁,埋得太浅狗毛还露在外面,周边群众甚是担心。王俊翔二话不说立即到实地查看,联系相关部门得到专业指导后,立马扛起锄头挖了深坑把死狗埋好,并对周边消毒。两个小时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图为鱼峰区纪委监委战“疫”第一书记王俊翔在值守点测量群众体温
像王俊翔那样抽调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鱼峰区纪检监察干部还有20多位,纷纷冲锋在前,或在单元楼道消杀,或在“三无”小区值守,或在火车站执勤……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贡献着力量。
这当中有4位同志是快退休的老党员,工作时他们从不计较,从不退缩。56岁的巡察组组长罗柳春面对同事们“火车站人流量大、感染风险大,你还是别去”的劝阻,却主动报名参加驻火车站的连续专班工作,他坦然一笑“我是老党员,这时候我不上、谁上,辛苦我一个人,安全每一个人,值得!”
预备党员不预备 只为捍卫铁纪律
“小卢,你泡面又冷了,赶快过来,吃完再做!”在室主任的再次“命令”下,纪检监察室干部卢俊鹏终于放下案件材料,加了些热水,三下五除二将泡面吃完,伸伸懒腰、抖擞精神,重新投入工作中……
卢俊鹏是一名90后的年轻纪检干部,去年9月刚被党组织吸收为预备党员,此后他时刻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疫情期间,他承担着疫情防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的重任,作为预备党员的他“不预备”,为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从严从快查处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纪律案件,连日保持连轴转“持续战斗模式”,时常加班到凌晨,泡面与月光成了他并肩作战的战友。
与他一起参与办案工作的同志们由于持续加班,睡眠不足,个别成员腰伤复发,坐立难安,一些同志身体免疫力下降,出现不适,但都自觉克服困难,没有丝毫抱怨与退缩,默默无闻地忙碌奋战着......
“主任,这次加班我有收获啵,各种方便面都尝了个遍,总算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口味啦。”一天,卢俊鹏吃着泡面笑着对纪检监察室主任王维说。
“辛苦你们各位兄弟姐妹,等疫情结束,我请大家嗦‘豪华’螺蛳粉。”纪检监察室主任王维话中带着感动。
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工作,是给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提神醒脑,时刻警醒纪律红线,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到位、做扎实,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