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镇水山村原村支书和村长借集体资产用于个人经营二十余年未还,侵害了村集体利益,希望纪委彻查。”2019年5月21日,一条匿名举报鱼峰区白沙镇水山村委的问题线索反映到了鱼峰区白沙镇纪委,在分析研判有关问题后,纪检监察机关认真组织调查核实,一起由“一张借条”牵出的案件逐渐浮出水面。
1994年,白沙镇水山村公所党支书张某和村长邓某曾借集体资产5万余元以个人名义承包经营某采石场,后由于采石场破产,张某和邓某无力偿还欠款,便向水山村公所补写了借条。至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张某和邓某仍未还清欠款,如此长时间侵害水山村集体利益,影响恶劣,成了困扰村民多年的一件烦心事。
掌握了一定证据后,白沙镇纪委便约谈了张某和邓某。起初,张某辩称经营石场是集体决定,不是个人投资,拒不交代违纪事实。面对两人的辩解,镇纪委干部并没有急于追问案情,而是跟两人拉起了家常。
“作为党支书,拖欠集体资金这么久,我都没有脸,也不敢回村里。”当得知张某二十年来并不怎么回水山村老家时,镇纪委干部耐心劝说:“中国人最讲究落叶归根,水山村是你的老家,在外漂泊久了还是要回家的。作为党员,更要勇于面对错误并及时改正,组织和百姓才会重新接纳你。如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可以向组织说明。”张某动容,思想有了松动,但还是有点畏难情绪。镇纪委干部继续深入沟通了解,原来,张某和邓某因生活困难,担心一下子凑不出这么多钱来还,所以还有些顾虑。镇纪委立即组织他们与村委协商,最后达成分两次还清的方案。
图为白沙镇纪委书记(右二)组织张某(右三)、邓某(右一)、水山村会计(左二)、会计(左一)处理最后一笔欠款
2019年10月,张某和邓某归还了一部分欠款,并承诺在来年国庆节后归还剩下欠款,鱼峰区纪委监委对二人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督促二人按约定归还剩余欠款。
今年10月,张某卖掉桉树,邓某卖掉养了两年的猪,凑够了剩余欠款,白沙镇纪委第二次组织张某和邓某到村委办理还款事宜,当把最后一笔欠款交到村会计手上时,两人如释重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至此,这笔拖欠25年之久的欠款终于全部还清。
严肃查处类似水山村这样在惠民政策落实中发生的“微腐败”案件是鱼峰区强化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来,鱼峰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整治农村集体“三资”问题,发现履职不力和“微腐败”问题7个、处理19人,坚决铲除群众身边“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让农村集体“三资”晒在“阳光”下。(韦东刷 佟敏)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