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我深刻领悟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此我思考了三个问题,一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扶贫?二是纪检机关的扶贫责任是什么?三是我该为扶贫做些什么?
孟子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是出自战国时期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问齐宣王:“你认为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还是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齐宣王说:“不如跟别人一起”,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当前,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首要历史任务就是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同志指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是中央确定的目标。习近平同志告诫我们,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各级干部也不能眼睛总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多想想我们干的事情是不是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干的?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各级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在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承担着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重要职责。要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和腐败问题,以铁的纪律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近两年,中央、自治区以及我市多次公开曝光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从曝光的典型案例看,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顽疾犹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很突出。有的对脱贫攻坚漠不关心、推诿扯皮,甚至拒不履行职责;有的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不精细、监管不严格,导致资金滞留或被骗取、项目拖延造成严重损失浪费;有的怕吃苦、图轻松,慵懒懈怠,消极应付甚至弄虚作假。这些问题严重侵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伤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影响脱贫攻坚进程,必须依纪依法严肃查处。习近平同志强调,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因此,我们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精神,持之以恒地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不断推向深入。要坚持反腐惩恶和正风肃纪一体推进,在加大惩治腐败问题力度的同时,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将各级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作为监督执纪重点,既经常进村入户直接发现问题,严肃查处暴露在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深挖存在于各级党政机关的作风问题根源。要积极推动以案促改,从典型案例中发现制度漏洞和作风建设盲点,运用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推动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积极整改,对整改不认真、不到位的严肃问责,以监督执纪问责的实际成效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精神,身体力行做好扶贫工作,为扶贫事业有一分光发一分光,有一分热发一分热。主动加强与扶贫结对户的联系,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想方设法。协助负责扶贫领域监督的同志,注意发现扶贫工作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配齐配强监督执纪干部队伍,加强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的工作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作者:蔡武)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