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组长,太感谢你们了,现在我们村每个路口都有好几个茶商在收购茶青呢,茶青价格高蛮多了……。”前不久,三江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专项督导组在检查中有不少茶农向督导组反映,因受疫情影响,到村屯收购茶青的茶商少,价格偏低,影响了茶农的收入等问题。督导组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并督促相关部门持续跟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春茶生产流通政策措施工作方案》政策的宣传力度,扶持茶商、茶企,并鼓励茶商到村屯收购茶叶,截至目前,各村屯茶青价格基本恢复正常。
这是三江县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保障决战脱贫攻坚的一个事例。三江县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20年又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实现“全县摘帽”,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科学精准稳慎有效开展监督,对27个脱贫村实施挂牌督战,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谋格局,压实责任不松劲
“请党风室于3月初制定并下发县级开展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并及时跟踪相关单位严格贯彻落实。”为强化政治监督,督促各单位各部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齐头并进,该县纪委监委结合自治区印发的《巩固脱贫成果精准防贫实施办法》,制定了《2020年三江县纪委监委开展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关于强化扶贫领域“四大战役”监督职责工作实施方案》及《2020年三江县纪委监委建立全县纪检监察系统监督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配套措施,为打好贫困村退出、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农村危房改造、控辍保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补短板强弱项七场关键仗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定目标,强化监督不放松
“杨伯,听说您应聘村里面防疫消杀员?每月工资是多少?工资是打到您个人的卡里面还是给现金?”
“是打钱到我的存折里面去的,现在政府出台的外出务工大会战有关就业政策真是好,我因年纪大了,还要带两个孙子,平时没什么收入,现在好了,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钱的工资。”这是该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分片包点监督工作的一个缩影。为实现监督有的放矢,该县成立由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及巡察机构部分人员组成,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的5个督导组,分片包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明确监督重点和任务分工,紧盯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政治责任、政策落实、干部作风和工作成效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同时联合全县涉及“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指标任务的各县直行业部门、各专责小组以及各乡镇开展脱贫摘帽“大排查”,紧紧盯住、聚力整治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同时形成以纪委监委牵头抓总,职能部门主动履职尽责的扶贫领域大监督格局,推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聚焦点,监督检查不落空
“发现你镇在追缴死亡人员继续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工作中,存在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对工作不重视、推进缓慢等问题。现责令你单位……”三江县纪委监委向某乡镇发放《纪律检查建议书》。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的职能定位,灵活运用《纪律检查建议书》向各级党组织提出建议,督促问题突出的党组织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并以电话跟踪、约谈督查、现场督查等方式检查建议落实情况,对无故拖延或拒不执行监察建议的从严问责追责。并结合各项专项治理、专项整治、日常监督、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建议,专题向党委报送专报,推动党委扛起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在专项治理中,该县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监察建议书”“问责通报”“提醒函”等举措,及时督促案发单位以案促改、举一反三,加强制度建设,推动行业综合治理。
戳痛点,转变作风不懈怠
群众对身边的“蝇贪蚁腐”、干部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深恶痛绝,三江县纪委监委通过开展一系列扎实举措,深挖严查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形成人人追打之势,对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严肃追责问责。2018年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430件,立案14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5人,约谈99人,诫勉谈话35人,通报曝光25批36人。同时对扶贫领域案件,有乡镇及县直单位班子成员受到“警告以上”党纪政务处分的,督促其所在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剖析整改,并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找准问题症结,堵塞制度漏洞,强化运用身边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一般党员干部要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剖析,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解决一批问题”的效果。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