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积极构建“定位+定人+定向”的控防体系,形成稳固的“三角效应”,有效发挥了派驻组廉情“观察哨”“探头”的积极作用。自派驻组成立以来,全县10个派驻(派出)纪检组(纪工委)共处置问题线索109件,立案41件,结案41件。其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结案23件,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结案33件。
明晰“定位”,盯住重点职责开展精准监督。为厘清纪委监委与派驻(出)机构、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间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三江县纪委监委相继制定印发《三江县纪委派驻机构请示报告工作办法(试行)》《关于强化县纪委派驻机构监督工作的意见》《三江县纪委派驻机构与监督单位工作联系制度(试行)》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在日常管理、信访处置、执纪审查等方面清晰地列出监督清单,全面加强派驻(出)机构规范化建设,把纪检监察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协调上来,增强派驻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驻三江县政府办纪检组开展“政治建设六项重点任务”督查工作)
聚焦“定人”,盯住重点岗位开展分类监督。紧紧抓住用人、用权、用钱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及重点人员,一方面通过开展走访调研,明察暗访,全方位掌握驻在部门及综合监督单位业务范围、项目情况及廉政风险点等“家底”,根据岗位职责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监督重点内容及人员,全面加强对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及县管干部、中层干部的监督。建立干部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制度。通过对驻在部门及综合监督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及中层干部个人基本数据的收集和量化分析,实现对权力规范运行的有效监管。加强与相关人员的沟通,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约谈提醒、发放“监督建议书”等方式,面对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日常思想政治学习,防微杜渐,最大限度避免党员干部从一般性违纪违规问题滑向严重破纪破法。自派驻组成立以来,共组织各类警示教育培训班(会)63次,培训人数2203人次,开展约谈提醒609人次,发放整改建议书12份。
(驻三江县人大办纪检组到监督单位开展日常工作督查)
发力“定向”,盯住重点事项开展专项监督。紧盯驻在部门及综合监督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政治建设六项重点任务、违反“四风”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扶贫领域腐败及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部门“三重一大”事项、信访举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巡察检查、公车使用、公务接待等内容进行重点监督检查。要求驻在部门(含综合监督单位)通过扶贫(民生)资金项目及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报备、重大事项报告、党风廉政月报告、季研判、年总结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向驻在纪检组汇报本部门政治生态优化工作进展及项目推进情况,加强排查检查,做好风险防控,真正发挥纪检派驻“嵌入式”监督积极作用。2017年6月以来,各派驻组共计开展公车使用管理、公务接待、上班纪律等监督检查41次,发放整改建议书12份,各单位报备民生资金项目1044个,召开各类研判联席会5次。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