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扶贫,我的另一半来到了大苗山,我的心安了,开展扶贫工作的决心也更坚定了。”近日,广西汽车集团选派到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本洞村任第一书记的江日林信心十足地对督查的纪检监察干部说。去年8月,江日林的妻子陆培民辞去柳江区三都中学教师岗位,通过自治区统考,顺利进入黔桂两省交界处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中学任语文老师。
为他,她带闺女到苗乡
“因为孩子的爸爸在这边,一个月、两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我们的孩子都忘记他长成什么样子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考这里吧。这样,我们就有多一点见面的机会。”在该县杆洞乡中学,陆培民说到她为什么考进深山的杆洞苗乡任教的原因时,动情地流下了眼泪。一边是面对脱贫攻坚重任,一边是面对家庭的责任。第一书记的他,“忘”了“小家”,“记”了“大家”,留在了村子里,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在情感上很难接受这个事实,而在情理中,又不得不支持他的工作。作为妻子,陆培民无怨无悔一人顶起“半边天”,照顾老人和孩子。但远在大苗山的丈夫为了脱贫,为了大家,更需要爱,更需要支持。经过几夜辗转反侧,她最后决定,为了他,就是为了大家,为了脱贫,毅然决然带着5岁多的闺女来到边远的大苗山杆洞乡中学,教育孩子,支持丈夫,更是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在短短的时间里,她很快地融入了大山,成了一名师生喜欢的老师。“陆老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的山区任教,在生活上,不论是与同事还是与学生,都非常亲切、友好;在教学上非常敬业、非常耐心。”该县杆洞乡中学韦燕佳老师真诚地说。
图为江日林与妻子陆培民从幼儿园接女儿放学
为她,他带村民奔致富
“她来到了苗乡,那是对我的鞭策,我要更努力地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才对得起我的爱人。”面对记者,江日林肯定地说。2018年3月,受组织的重托,他从柳州到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本洞村任第一书记。来自农村,又到农村的他,倍感压力巨大,为此他走村串户,与群众座谈,向村民学习、请教,用脚步丈量“贫困群众”的需要。同时,到市里、县里与涉农部门联系沟通,找资金、立项目,尽心尽力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事实上,江日林虽然与妻女在同一个县,只隔“几座山”,距离相对近了,心更近了。但为了脱贫,见面的机会还是很少、很少。“爸爸,你就住一夜吧,我想你了。”江日林陪同记者去看他的家人时,为了留住爸爸,他的闺女哭着说。听到闺女恳求的哭声,他无奈地说,“我何曾不想陪他们,但明天后援单位要来开展扶贫工作,有几个贫困户的工作我还要做呢!”
图为江日林在百香果基地了解百香果生长情况
为咱,他俩奋斗在苗山
“第一书记对我帮助很大,经常请科技特派员到场指导,果子成熟后,帮我们找销路,使我更有信心发展产业。”在该县三防镇本洞村百香果基地,已经脱贫的贫困户梁荣清说,在江日林的引领下,梁荣清与其它5户致富带头人种了百香果,带动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种植,亩年收入3000多元,精准施策助力脱贫攻坚。为了贫困户,江日林以多面开花,多方收入为理念,引导村民发展黑木耳、罗汉果种植及养殖田螺、大闸蟹等特色产业。到村以来,江日林以党建为引领,把妻女带来了苗乡,一起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奉献自己的青春。“第一书记江日林驻村以来,带领党员和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他确实是一位用心、用力、用情扶贫的好干部”该县三防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韦胜凡如是说。目前,江日林争取到资金30万余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50盏,硬化村道3条等,发展木耳、百香果等5种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万多元。为此,他也获得了广西汽车集团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年度考核也被评为“优秀”档次;所驻村获得自治区级“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村党组织、生态村,县级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龙林智)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