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后,我的父亲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来到我的家,为的是帮忙照看即将开学的两个孙子。
“爷爷,您怎么把这张老算盘也带来了?”我的儿子问道。
“哦,是你爸爸让带过来的,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它的故事可多着呢!不信你问你爸。”父亲回答道。
“爸爸,给我们讲讲呗!”儿子的问话,将看着算盘思绪飘飞的我拉了回来。
我拿过算盘坐在儿子身边,话匣子一下子也打开了。“好吧,是应该好好给你们讲讲了。”我说,你们看这张算盘,它虽然很破旧,甚至有些脏,但它却比你们爷爷的年纪还要大,因为它是你们曾祖母嫁妆中的一件,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记得在我小时候,你们曾祖母曾告诉我,她出生在一户大户人家,虽然没能进入正规学堂,但她很喜欢读书。天资聪慧的她,在哥哥们的读书声中背会了《三字经》《百家姓》,也认识了不少字,还学会了算盘的基础操作。后来,有人介绍她认识了你们的曾祖父,一个按你们曾祖母的话说,只知道死背四书五经却把算盘打得很顺溜的小伙子。
他们结婚后,算盘作为一件特殊的嫁妆来到了我们家。我曾问你们曾祖母,为什么她的娘家要陪嫁一张算盘过来。
她说:“一方面,这张算盘承载着我娘家人的一番好意,它有13档、91颗算珠,寓意一生一世、九九归一,是家人对我的嘱托;另一方面,按照当地的风俗,算盘象征富足安宁、财源广进,是家人对我的祝福。”
在往后70多年的日子里,这张算盘不时发出木珠碰撞的声音,噼里啪啦,清脆悦耳,有为生活里的精打细算,有教孩子们进位、退位、拨上、拨下的反复练习。
2003年我军校毕业到部队当了排长,探亲回到家时,你们曾祖母正拿着一块布条轻轻地擦拭算盘,那股认真劲似乎是要把每个算珠间的灰尘也一网打尽。
见我进来,她放下手中的算盘,把我在部队的工作、学习、生活问了个遍。最后,她将目光又移到了算盘身上,意味深长地说:“我进这个家门,这张算盘也进这个家门,它见证了这个家从无到有、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也见证了你们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如今你都是部队干部了,我想听听你对它的看法。”
你们曾祖母这么一问,直接把我问倒了,我不知从何答起,索性耍赖让她先说她的看法。
可能是看到了我的窘迫,她接过了话茬说,刚才我问你的这个问题,在60多年前,你的曾祖父也问过我,我当时也回答不上来,他也没让我当即说出答案,我想我今天可以答好这个问题了。
“这些年,当我想念已故长辈的时候,就拿出这张算盘来,回想回想生活,念念他们的好。现在我从这张算盘上看到了忠诚、团结、利他这些精神。你看这些算珠,你让它上它就上,你让它下它就下,始终忠诚于你的想法、听从你的调度;你再看看这些档位,从个十百千一路排上去,精诚团结,各尽其责,浑然一体;再从整体上看,它方方正正,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却帮助我们完成一笔笔加减乘除,就算它身上还留着你小时候刻过的划痕,也从来没有向我们索求什么,完全是利他的。”
听了你们曾祖母的娓娓细语,我不惊讶她能说出这既浅显又寓意深长的道理,因为这就是她几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和人生修炼。
你们曾祖母告诫我,作为一名军官,身负带兵打仗、保家卫国职责,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同志,多为战士们解决实际问题,多做“二一添作五”的事,少做“一退六二五”的事,关键时刻,甭管“三七二十一”,要“三下五除二”迅速决断。
如今,你们的曾祖母已离开我们十余年了,我已转业投身纪检监察工作四年有余。这次特意让你们的爷爷把算盘带过来,是一种怀念,更是一种勉励,也为的是将算盘上承载的忠诚、团结、利他的家风传承给你们。
听完我的讲述,儿子看着算盘陷入了沉思……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