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暖风煦煦。作为乡村振兴包村负责人,我回到曾驻村近3年的流山镇新隆村开展工作。
当我和村党支部韦支书一起讨论防疫工作时,屯里桂勤老伯找到我。
“指导员,你回来啦?”除了一如既往的热情外,老人还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我想投诉修水利的施工队,不按原地界的线路,把新水利都修在我田里……”
施工队不按原路线修水利?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和韦支书安抚了老人一番,一起随他到田垌上去看一看。到了田垌,放眼望去,一条八九百米长的水泥硬化水渠犹如白色玉龙逶迤在田地间,极为刺眼。
“施工路线我们根本搞不清楚,都不晓得什么时候修、什么时候不修,下地都不方便!”
“你们看,我种的苗全部都被压坏了!也不给我赔偿,我今年的春耕怎么办!”
见我到了地里,几个在地里干活的村民也陆续凑过来,你一句我一句,都说这个重修的水渠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影响耕种。
望着大家怒气冲冲的样子,我也十分困惑。这是上级好不容易争取到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通过对沟渠进行硬化修补保证灌溉质量和效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为何群众会不乐意、不理解呢?
我们向村委和村民了解后得知,施工队进场施工时,既没与村委打招呼,也没提前和村民做交流,及时向大家告知施工的时间、线路、工期和使用群众土地备料等情况,以便村民有相应准备,而今年春节时期施工一段时间后,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停工了,直到近期又继续开工。
村民本以为水渠已修完,就在地里种植作物。结果等作物嫩苗长出后,施工队又继续施工,水渠沿线地块的嫩芽都压坏了。种子受到破坏,施工队也没有任何说法,村民自然不答应,纷纷叫停工、要赔偿。
春耕在即,耕种、项目不能误。为了保障村民的权益,我和韦支书分头行动,由我联系农业农村局覃副局长、流山镇副镇长、施工方何老板,表明自己的身份,了解项目始末,讲村民诉求;韦支书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让大家了解修水利的目的,获得大家支持和理解。
“修水渠是好事、实事,是为了群众长期利用,但不能图省事,不沟通不交流,简单粗暴,留下矛盾和隐患,让暖心项目变讨嫌项目、粗糙工程……”
在我的耐心解释之下,有关职能部门和镇政府均表示愿意出面协商,何总同意重新规划线路、加派工人和机械、与受损的村民面对面交谈,表示歉意。
“政府的项目,只会把事办好,不会把事办坏!今天在这里修水利,目的是为了我们的灌溉得到长久方便,现在确实耽误了一点农时、损坏了一点青苗,但我们可以方便一辈子,请大家多一些理解!”韦支书是本村人,办事公道、讲话实在、语气诚恳。在他的劝导下,村民都很快平复了心情,愿意坐下来与施工方谈一谈。
不一会,我们联系的涉及地界的5户村民都到了现场,经大家商量研究后,提出通过洒石灰粉的方式重新确认水渠路线。下午三时,何总来到现场,指导工人按调整后的线路施工,也对村民表达了歉意,表示不能因为赶工期而粗枝大叶,并承诺一定加快施工进度,及早完工并把土地复耕好。
看到我和村委的努力以及施工队态度的转变,种苗受损的村民也很欣慰。他们表示,幼苗的损失不需要施工队赔偿,这些摩擦本可以避免,如果施工前能告知具体安排,大家就会调整自己的种植计划,也不至于浪费成本、遭受损失,心里也舒服。如果以落实项目为借口而不顾村民利益,大家肯定不答应,再好的项目也不会领情。
项目建设是为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必须要主动与群众加强沟通、有效对接,讲明形势,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尊重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重视,才能把项目落实到群众的心间,真正感受到项目的惠民和真心。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