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柳江区百朋镇九五村、穿山镇竹山屯等“旱改水”种植地里,连片的油菜花田金灿夺目,三都镇白见村“旱改水”项目区被披上绿衣,曾经的撂荒地蜕变成了广袤无垠的肥沃稻田,一幅幅美丽画卷吸引了众人前来打卡拍照。柳江区“旱改水”项目初见成效,与柳江区纪委监委跟进监督的努力密不可分。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柳江区将“旱改水”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柳江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按照“集中力量、查摆问题、整改完善”的工作思路,建立“区镇村”监督力量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聚焦立项审批、资金投入使用、项目实施管理等关键环节全程监督,实现对各镇“旱改水”项目监督全覆盖。
自从旱改水项目启动后,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召开座谈会,与相关职能单位负责人谈话,督促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表,对前期调查、群众动员、日常监管、实施过程验收、竣工验收等工作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到人。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纪委等三级监督力量交叉有序深入一线,将监督探头直抵田间地头,通过实地察看、查阅台账、个别谈话等形式,督促压实职能部门属地责任、监管责任,要求建立问题清单,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出现的问题,为“旱改水”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保驾护航。
“现在耕地改造进度怎么样?”“因电力不足影响抽水灌溉。”该区纪委监委驻区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开展“旱改水”专项整治工作检查时,了解到一些项目因电力不足无法抽水灌溉旱田导致进展滞后,立即督促协调供电局加快施工进度,及时解决供电不足的问题。
针对项目建设点施工进度慢、质量差等情况,柳江区纪委监委通过发提醒函、整改建议书和约谈主要负责人等方式,督促职能部门将责任履行到位。日前,收到群众反映一旱改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线索后,驻该区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立即赶赴现场核实,发现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水田标准埋土施工导致渗漏严重,立即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并约谈相关负责人督促整改。
在春耕时期,镇纪委督促镇党委书记、镇长“双组长”落实主体责任负责制,层层压实撂荒耕地专项治理工作责任。各村屯因地制宜采取“代耕+委托+流转”等措施鼓励农民把握春耕 有利时机积极复耕复种。
随着一个个“旱改水”项目工程建成,原来的中低产地变成亩产千斤以上的水稻良田。截至目前,柳江区耕地提质改造项目(旱改水)共立项24个,实施规模1.1万亩,粮食产能63.65万公斤。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