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老家的杂物间里,有许多父亲的渔具。这些渔具曾经是我们家的重要物品,看到它们,思绪回到了那段旧时光……
那时,正是桂林青狮潭封湖禁渔期。我们一家人在客厅看电视,“咚咚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原来是父亲的好友陈叔。
陈叔开口道明来意,明天是开渔节,长达几个月的禁渔期就要结束,邀请父亲今晚去河里捕捞。
父亲义正言辞地拒绝陈叔的邀请,表示过了今晚才算解封,作为一名党员,要带头守纪律守规矩,不能带头提前捕鱼。
“老哥,你怕啥?我都打听了,巡逻值班的工作人员忙着准备明天的捕捞,今晚不像平时那样严密巡逻。”陈叔再次发出邀请。
可是,父亲还是拒绝了,并耐心劝说陈叔:“我们捕鱼的本质是‘捕娱’,而禁渔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捕鱼,如果人人都不遵守这个规定,你说会怎样……”
陈叔心服口服地回家了。
第二天,青狮潭很是热闹,捕鱼爱好者都到了。父亲和陈叔带上我,这是我第一次捕鱼。父亲慢慢移动着步伐,双手拽紧渔网,紧接抛洒入湖水,再慢慢收网,几乎每网都有渔获,动作极为娴熟、一气呵成。于是,我像模像样学着父亲撒下渔网,但事与愿违,几次下去都拉空网回来,我泄气地丢下渔网。
这时,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每网撒下去都是一个希望,捕鱼就得勤撒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管结局如何,都要去努力,总会有收获的……”
父亲虽不善言辞,此时却头头是道,激荡心弦,这席话至今仍印在我的脑海中。
终于,在父亲细致的指导下,一次次撒网、拉网,我也收获了一网活蹦乱跳的鱼。父亲高兴地指着渔网说:“只要努力,总有一网有收获!”
捕鱼结束后,父亲带着我修补渔网上的漏洞。父亲边修补边告诉我:有时破洞太大,需要补好长时间,一张结实的渔网离不开及时的查缺补漏,更何况是人呢?
这就是父亲的渔网,承载我们家坚守原则、踏实做事的家风家教,也教会了我坚守自己为人处世的道理。
如今,父亲已不再捕鱼。但是父亲留下的家风家训始终激励着我,不管身处何方、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坚持原则、脚踏实地、不急不躁,谨记父亲的教诲。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