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首页
  • 要闻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开
    领导机构 组织机构 工作程序 工作报告 其他
  • 监督曝光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问责情况
  • 审查调查
  • 巡视巡察
    上级巡视巡察情况 本级巡视巡察情况
  • 党纪法规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栏目>>图解图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国家安全
来源:安全研究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0-12-04 10:56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其中也包括了对国家安全的相关规定。

    国家安全,是国家基本利益。拥护宪法权威,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宪法》

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

    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五十四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每个公民都应理解宪法的深刻含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要把宪法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


《宪法》

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通过下图一起来了解一下。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中共柳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柳州市高新一路15号 联系我们:0772-2821027
桂ICP备05009280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502000013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