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勤工俭学办公室原主任吕志勇骗取国家征收补偿款和国有资产占为己有,数额特别巨大,教训极其深刻。吕志勇职位不高,权力不大,为何最终变成了“巨贪”?追根溯源,除吕志勇自身原因外,制度缺陷、监管缺位、责任缺失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吕志勇案警示我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权力再小,倘若监管不到位,也会滋生腐败。要防止“小官巨贪”,就得严管“小权乱用”。不仅要把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廉洁防线、拒腐蚀永不沾,也要从制度上、管理上、源头上扎紧“篱笆”,堵塞“小官巨贪”的漏洞,坚决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坚持问题导向,严管干部,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从吕志勇一案来看,除了其本人胆大妄为、机关算尽之外,也暴露出所在单位抓纪律教育存在较大漏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各级党委(党组)要肩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深化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以严管厚爱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把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
坚持目标导向,严惩腐败,勇于自我革命,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根除顽瘴痼疾。吕志勇案再次警示,“微腐败”也会成为“大祸害”。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侵蚀党群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九个问题。这“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其中之一是“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要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兴领域治理机制建设,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规范自由裁量权,减少设租寻租机会,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坚持结果导向,严肃整治,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推动实现标本兼治,促进事业发展。案发单位党委(党组)要扛起主体责任,狠抓整改实效,盯紧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及时发现问题的防范机制,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要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真改实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一案之“改”推动一域之“治”,实现案件查办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纪法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