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查处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清理出蜕变腐败分子,维护了党的形象,纯洁了干部队伍。为了查案,他连续坚守在办案点一个多月,而期间只回了马路对面的家中两个晚上。
他说参与查处的这些案子,让他感到痛心疾首、触目惊心,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诺言和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决心。
他,就是市纪委副处长级检查员、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张德聪,一位在纪检监察战线坚守20多年的“老兵”……
查处多起要案
封宝山案、沈震案、柳江县(现柳江区)“窝案”“窜案”……近年来,张德聪组织参与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这些大案要案有力地警醒着每一位党员干部。
2015年4月,在查处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原所长封宝山一案中,时任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的张德聪注重协调相关部门协同办案,与同事们抽丝剥茧,将这个在单位“霸气”的一把手贪污、受贿、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法事实一一查清,在“一案双查”中,该单位及质监系统20多名党员干部被问责处理。
“封宝山后来为自己作出了一份‘四个失败’的自检报告。”张德聪告诉记者,封宝山在接受组织审查期间写了一份“忏悔书”,用“做领导干部的失败、做丈夫的失败、做父亲的失败、做朋友的失败”来对自己的思想如何失守、行为如何失范,最终践踏了纪律红线,走上贪腐犯罪之路进行了深刻的忏悔。
张德聪说,虽然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像封宝山这样没有敬畏之心,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被党纪国法惩罚的只是极少数,但是仍然警醒着每一位党员干部。据悉,2016年,张德聪组织初核问题线索26件,立案1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人,其中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含相当于科级干部)7人。追缴违纪款4411587.88元,其中收缴违纪金额上缴国库1374330.6元,暂扣违纪款3037257.28元。
连续坚守月余
今年4月底,张德聪的同事杨霖告诉记者,在已经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张德聪只有两个晚上回了家,其他时间都驻守在办案中心,而他的家就与办案中心隔一条马路。
“家就在马路对面,为什么不每天回家呢?”记者细问之下,才知道原因。原来,张德聪认为同事们工作辛苦了,回家可以多休息,也顺便照顾一下家里。而自己离家近,干脆就常驻在办案点,也好随时监控审查对象的情况,确保办案安全。在这里,只有被审查对象睡觉了,张德聪才能休息。
走进办案点,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工作,同样是对每一个纪检监察干部身心的考验。而张德聪和同事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突破了一个个被审查对象的思想防线。
办案清苦,对于张德聪来说如家常便饭,正常得很。过去两年的工休,他也仅休了一天。许多朋友不敢靠他太近,许多人对他不理解,还有人善意提醒他“柳州这个圈子不大,可能会查一个、得罪一帮。”面对不理解,张德聪说:“真正的朋友不会不理解。”因为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就是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做这份工,就要将维护党纪政纪放在第一位。”
少给党和人民添麻烦
有时候,在执纪审查过程中,有的违纪干部会说:“你给我添麻烦了。”张德聪则说:“你错了,是你给我添麻烦了。”虽然不怕麻烦,但是张德聪仍然希望通过严格的执纪问责、制度建设后,让更多的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少给党和人民添麻烦。
如何少给党和人民添麻烦?张德聪说需要通过查办案件,追究责任,倒逼“两个责任”的落实,实践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实现防线前移,抓小抓早。在此理念指导下,他指导所联系的县区纪委在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和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如2016年,柳城县纪委的专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共立案201件;柳江县(现柳江区)纪委立案181件;鹿寨县纪委立案136件;城中区纪委立案75件;柳南区纪委立案85件。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