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共柳州市委员会落实中央第二巡视组对广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精神,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打好理论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市纪委监委网站将适时推出一批党员干部学习《摘编》心得体会优秀文章。
提供纪律保障,护航脱贫攻坚
胡 泉
近段时间,机关党委向委机关全体党员发放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通过对该书的学习,能让我们全面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和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对《摘编》,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带着问题学习、对准问题思考、着力解决问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切实把“两个坚决维护”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坚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要实事求是”的重要论述,要深刻把握“要把自己摆进去”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扛起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习近平扶贫系列论述蕴含着总书记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宗旨意识、人民立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作为党的领袖的家国情怀。总书记的扶贫系列论述既与党的扶贫开发理论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有科学的理论体系,又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系列论述具有鲜明的实践,收获丰富的成果,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样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学以立德,把总书记扶贫系列论述作为武装头脑、践行宗旨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解放思想,夯实摆脱贫困的思想根基。要坚持学以增智,把总书记扶贫系列论述作为把握扶贫工作规律,破解脱贫攻坚难题的“总钥匙”,进一步真抓实干,保持“滴水穿石”的持久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把总书记系列论述作为落实扶贫开发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南针”和根本遵循,进一步努力奋斗,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决胜脱贫攻坚要严守纪律戒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考量我们党员干部“四个意识”牢不牢,作风建设强不强,重规矩守纪律到不到位的一次重大实践,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但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的情况看,扶贫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以及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层出不穷。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刻刻给我们党员干部敲警钟,他指出:“从脱贫攻坚工作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他强调,要建立长效机制,对脱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一经举报,要追查到底。对查实的典型案件,要坚决予以曝光,严肃追究责任。对发现的作风问题,要举一反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当前,各级巡视巡察反馈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腐败案例、违法违纪现象主要出现在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优亲厚友、挪用侵占资金等问题仍然突出,并屡禁不止,这一点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和深刻反思。“无规矩,不成方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少数党员干部规矩意识不够,纪律意识不强,责任观念淡化的必然结果。“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还得手锦巧”,作为承担脱贫攻坚重要任务的党员干部,要时刻把讲规矩守纪律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明底线、存敬畏、知行止,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说不,有力筑起脱贫攻坚的“纪律防线”。
针对扶贫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坚决惩治扶贫中发生的腐败和“四风”问题。强调“凡是再动扶贫这块奶酪的要严惩不贷,敢在群众‘救命钱’上动心眼、下黑手的绝不放过”,“脱贫攻坚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要认真加以解决”。
作为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员,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特别是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指示要求,自觉对标对表,明确“干什么”“怎么干”,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全面抓好落实,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保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我们要以开展专项治理“责任再压实、监督再精准、执纪再强化、联动再协同、品牌再打造”“五项行动”为契机,着力打好“责任牌、宣教牌、监督牌、惩处牌、合力牌”“五张牌”,深入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从严管党治党,打好“责任牌”。市委、市纪委把专项治理工作作为落实“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确保工作出亮点、见成效。紧盯工作内容找抓手,紧扣工作要求找差距,对开展“五项行动”、深化专项治理工作进行部署,将各项工作内容细化、具体化,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具体负责人身上。市直28个专项治理工作重点责任单位对照责任清单作承诺,通过柳州纪检监察微信平台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用好问责利器,认真落实“一案双查”“一问三责”,以“零容忍”态度严肃追究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持续形成震慑。
注重营造氛围,打好“宣教”牌。举办全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工作成果展,集中展出我市专项工作成果和查处的典型案例,进一步警示和教育全市党员干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养成对规矩和纪律的内心遵从。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印制专项治理宣传海报、手册、画扇等宣传资料,编印发放《柳州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集》,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广西日报、柳州日报等市级以上媒体刊载文章40多篇信息。办好柳州纪检监察网通报曝光专区,继续在《柳州日报》开设“每周一案”专区、柳州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项治理工作通报曝光专栏,集中曝光典型案例,对直查直办案件第一时间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和专题刊发典型案件剖析。
着力发现问题,打好“监督牌”。整合和构建纪委监督、联动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四位一体”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关口前移,着力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准度。一是“三挂督”跟踪“问效”。建立市县乡三级专项治理工作督查机制,推行挂图督战、挂点督导、挂牌督办“三挂督”工作法,把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限和要求挂上“作战图”,市、县区纪委领导对贫困乡镇、贫困村“一对一、一对多”挂点督导。二是有奖举报架设“天线”。持续畅通和拓宽监督渠道,实行《奖励实名举报扶贫领域违纪问题有功人员办法(试行)》,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依法实名检举、控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行为。三是“大数据”比对“体检”。整合扶贫、民政、审计、财政等部门力量,依托“大数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人员数据比对核查。四是巡查调研精准“把脉”。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民主党派人士等社会各界监督力量开展巡查调研,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发现扶贫领域问题。五是专项监督直击“病灶”。开展以排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主题的扶贫项目资金“一季一专题”监督活动,深入市直部门、县直部门、乡镇、贫困村、工地走访了解、核查核验、明察暗访。
保持高压态势,打好“惩处牌”。推行片区协作办案、交叉办案等模式,整合市、县(区)办案力量,围绕“五个转”,紧盯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深挖和快查快办其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同向精准发力,打好“合力牌”。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落实专项治理政治责任,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抓好部署、检查、督导、批示和落实。建立全市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年度“红黄黑榜”通报制度,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协作沟通联席会议,切实提高扫黑除恶和反腐“拍蝇”的整体性、协同性。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