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至8月,我们的收文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7.8%。”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党政办负责同志,对前来走访的县纪委监委干部谈起了精简文件有关情况。实打实的数据印证了基层减负带来的明显变化,自《若干规定》印发以来,融水县切实精简文件,大力倡导“短、实、新”的文风,为基层干部精准减负,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中。
今年以来,融水县基层干部不但收到的文件数量大大减少,文件内容还直截了当,讲清问题,让基层干部摆脱读文、批文的束缚,更好地放开手脚,走出办公室,直奔基层现场。“收到的文件少了,读的文件短了、内容更实了,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村屯。”该县和睦镇镇长肖斯迪说出了心里话。今年2月初,和睦镇通过“和议共睦”议事平台,组织镇、村干部深入该镇读楼村大村屯的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以凉亭议事、榕树说理、石凳谈心等形式,收集群众诉求、整理问题清单,成功解决了村民13年来的土地纠纷问题,化解了基层矛盾。
减负带来的可喜变化,也发生在融水县的白云乡。“您看,我们村又添了个好地方,解决一个大难题!”不久前,该乡枫木村村民贾青锋专门领着入村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来到了新建成的农业休闲中心。原来,枫木村的耕地离村较远,每逢春耕、秋收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群众急需一个“避风港”。卸下形式主义负担的村干部,积极推动这个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努力下,一个集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农产品交易和乡村产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休闲中心建成了,不仅为村民农忙时提供了休憩的地方,还为游客搭建了休闲体验的平台,有效促进村民增收。
“切实精简文件,在严格控制文件数量和篇幅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能合并发的文件一律合并,切实提高文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2月底,融水县对县直单位进行工作提醒,再次要求强化发文统计,防止老问题“死灰复燃”,确保文件增质减量,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基层减负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起点。“我们不再被困在办公室里看文件、读微信、打电话了。”“现在可以有更多时间、精力扎到群众的身边,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融水县干部纷纷说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切实精简文件,让基层干部得以从“文山”中解脱出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基层减负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效。(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