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近年来,年轻干部因信仰缺失、政治动摇、放弃原则、作风不正、滥用权力、清廉失守等问题导致违纪违法的案例不在少数,从严从实抓好纪律教育,厚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沃土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拧紧年轻干部思想“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首要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纪法教育,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铸就清廉之魂。新时代年轻干部思想活跃、文化层次较高、开拓创新意识较强,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结合其成长特点,有的放矢、精准滴灌。一味“填鸭”、照本宣科,就会造成“水过鸭背、点滴不留”的后果。为了提升教育实效,鹿寨县纪委监委注重运用“四项举措”强化年轻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纪法教育,把两项教育内容列入年轻干部新入职、入党、提拔任用等培训班次的“必修课”,助力其在任职初期筑牢纪法意识;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督促“一把手”结合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讲好廉政党课,常态化开展教育引导;扎实开展谈心谈话,充分发挥派驻机构、乡镇纪委靠前监督作用,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年轻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抓早抓小,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抓实抓牢廉政知识测试以考促学,通过测试强化其廉洁从政意识,倒逼其扎扎实实学理论,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付诸于行。
敲响年轻干部纪律“警醒钟”。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破法无不始于破纪,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大意,那就离“失荆州”、犯错误不远了。特别是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对新型隐性腐败缺乏全面认识、定力抗力不足,拒腐防变意识较为薄弱,更容易成为别有用心者“围猎”“腐蚀”的重点目标。因此必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常抓不懈、长管长严。鹿寨县纪委监委坚持正面引导、反面警示双管齐下,把纪律教育寓于经常、融入日常。用好用活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年轻干部到县廉政教育基地开启“清廉之旅”,让其身临其境接受精神洗礼。运用典型案例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年轻干部学习忏悔录、观看警示教育片,以身边案警示身边人。组织旁听庭审,让年轻干部零距离直击庭审现场,真切感受纪法威严及违纪违法后果,促使年轻干部引以为戒、醒悟知止。
筑牢年轻干部家庭“廉洁港”。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坏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有的年轻干部在生活中受不良风气影响,沉迷赌博、生活奢靡,亲人家属未能及时发现、规劝其悬崖勒马,最终由风变腐、滑向深渊。还有的年轻干部节假日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旅游活动安排,亲人家属面对消费水平骤然提升,未曾细想其中缘由,反而一同沉浸在享乐之中。为防止年轻干部行差踏错,鹿寨县纪委监委把家风建设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家庭助廉系列套餐。开展廉政家访,以“话家常”的方式深入了解年轻干部的家教家风、思想动态和生活习惯;组织年轻干部家属撰写廉洁家书、拍摄“廉洁亲情寄语”等,以亲情期望、提醒关爱引导年轻干部育清风、养正气、走正步;选树“最美家庭”“清廉家庭”,号召年轻干部与家庭成员以榜样为引领,做清廉家风的传承者、践行者、模范者,切实以好家风带动形成良好政风社风民风。(作者系鹿寨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